圣水庵前下马游,山亭一叶已先秋。
已公大是谈禅客,不为茶瓜半日留。
【注释】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此诗作于立秋日之前一日。
- 黄君庆:作者的朋友。
- 顾叔震:作者的朋友。
- 周之祯:作者的朋友。
- 圣水庵:位于苏州虎丘山的佛教寺庙。
- 已公(指已故的张大千):作者的朋友。
- 茶瓜:茶食,指点心、糕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在立秋前一日游赏满井和观音院的经历。诗中写到了张大千、顾叔震、周之祯三人的游踪。张大千为谈禅之人,不拘泥于茶食留连,而顾叔震则是“半日留”茶食的人,周之祯则以茶食为乐,三人各有其趣。
首联:“圣水庵前下马游,山亭一叶已先秋。”
圣水庵是一处著名的佛寺,诗人在这里下马游玩。秋天到来,树叶渐次凋零,只有山亭里的一片叶子还绿着。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山亭中的一片绿叶,衬托出深秋的萧条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颔联:“已公大是谈禅客,不为茶瓜半日留。”
“已公”指的是张大千,他是位擅长绘画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热爱禅宗的僧人。这里的“谈禅客”指的是他。张大千不仅喜欢绘画,还热衷于禅宗思想。他认为禅宗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境界。因此,他常常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之地。
颈联:“茶瓜不须臾,已公自忘归。”
这里的“茶瓜”指的是茶食。张大千喜欢喝茶食,但他并不会因此而留恋片刻,而是会迅速忘记自己的身份,回到山林之中。这里的“忘归”表达了张大千对禅宗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山亭一叶已先秋,已公大是谈禅客。”
最后两句诗再次强调了张大千作为谈禅客人的身份。他虽然身处山水之间,却能够忘却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心灵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