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吞胡塞上名,戚家兵似李家兵。
独持绣斧从天下,霜满将军细柳营。

总制蓟辽梁公破胡铙歌四首 (其四)

北门三卫近辽阳,制府临边宝剑光。
奏凯乘春歌吹入,汉家新缚左贤王。
百战吞胡塞上名,戚家兵似李家兵。
独持绣斧从天下,霜满将军细柳营。
注释:此诗为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总制蓟辽梁公破胡铙歌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述了北方边境的安宁景象,表达了对将士们英勇奋战、保卫国家的决心。”百战吞胡塞上名”意味着历经无数战斗,如今边疆得以安宁。”戚家兵似李家兵”则表明戚家军的战斗力如同李家的军力一样强大。最后一句”独持绣斧从天下”形象地描绘了将军手持绣斧,指挥天下的景象。整体而言,此诗展现了明朝时期边防将领的英勇形象和国家的安定繁荣。}
百战吞胡塞上名,戚家兵似李家兵。
独持绣斧从天下,霜满将军细柳营。
译文: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后,我们终于将胡人赶出了塞外。我们的戚家军就像李家的军力一样强大。我独自一人手持绣斧,领导着天下的军队,我的军营已经覆盖了霜雪。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欧大任创作的一首颂扬明王朝边疆军事胜利的诗篇。诗中以豪迈的笔触,赞颂了明朝将领在边疆战争中展现出的英勇与坚定。首句“百战吞胡塞上名”便开篇点出战争的频繁和规模之大,随后“戚家兵似李家兵”进一步强调了戚家军与李家军同等强大的实力,体现了作者对明军力量的自信和赞赏。
而“独持绣斧从天下”则描绘出一位将军独自挥舞绣斧,统领天下军队的雄姿,彰显了这位将领的领导地位和威风凛凛的形象。“霜满将军细柳营”,则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寒冷中依然坚毅的军营景象,寓意着士兵们在艰苦条件下仍坚守岗位,不畏艰险。整首诗情感激昂,气势磅礴,不仅展示了战争胜利的喜悦,也反映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