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丹楼一片霞,西池茅舍是罗家。
持经都讲来相候,书带盈门苜蓿花。
【注释】
城上丹楼:指城门上的红墙,上面有红色楼台。城上:城墙上。丹楼:红色的楼台。
一片:满地或到处都是。
茅舍:草房。
罗家:姓罗的人家。
都讲:主讲,教书人。
相候:等待。
苜蓿花:即苜蓿菜花,一种野菜。
【赏析】
此诗是送臧进士赴荆州教习之作。首句写城上的红楼与满天的霞光交辉,色彩鲜明,令人眼花缭乱;接着写西池之茅舍,门前盈门的书卷,以及门前苜蓿花开。全诗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第一句“城上丹楼一片霞”,写登高所见的美景。丹楼,红色的楼台,这里指城门楼上的楼台,因为古代以红为贵,所以称“丹”楼。“一片”,形容色彩繁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也暗含了作者对臧晋叔前程的祝愿。
第二、三句“西池茅舍是罗家,持经都讲来相候”,写臧晋叔在城上等候的情景。西池,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西郊。据《荆州府志》载:“汉时置西池县。”此处泛指荆州西郊,即作者所居之处。罗家,指荆州本地的一个姓罗的家族,可能臧晋叔就是这个家族中的人。“持经都讲”指的是臧晋叔作为教师,手持经书讲授学问。“相候”表示臧晋叔在城上等侯臧晋叔的到来。
第四句“书带盈门苜蓿花”,写臧晋叔到来时的景象。“书带”指书信,“盈门”指充满门庭,喻指藏书丰富。“苜蓿花”,即苜蓿菜花,一种可食用的野菜。这两句描绘了臧晋叔学识渊博、待人热情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年轻才俊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之美和臧晋叔到来时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年轻才俊的赞赏之情。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