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辂何年尽汉冠,郢都文学尔登坛。
曲高似有十人和,此地长飞白雪寒。

【注释】

何年:何时,哪年。

毕辂:字文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东)人。

臧晋叔:名士臧洪,字君奇,汝南安城(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为太尉杨彪举荐。东汉献帝建安元年任荆州刺史。

郢都:即楚国的都城,故址在湖北江陵。

文学:指儒生。

十人:一作“三人”。

白雪:这里指高洁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臧洪去荆州赴任而写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他高尚人格的赞美。

首句说:你毕辂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摆脱汉家的官帽?“尽”字下得很重,说明毕辂还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汉冠”二字又透露出他渴望早日脱去这个帽子的心情。“郢都”,指古郢国(在今湖北江陵西北),是楚都。这里借以表示对朋友的殷切期望。

第二句说:你的文才很高,可以登上文坛之巅了!这一句是诗人对臧洪的祝贺,同时也是诗人对臧洪的勉励。“登坛”,古代举行祭祀典礼时,将祭器置于神主之前,称为登坛。这里是用典,比喻臧洪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第三、四句说:你的才华很高,但过于清高就难免被人妒忌;你在荆州这个地方飞黄腾达,就像长空里飘荡着洁白的雪花,寒气逼人。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运用了比兴手法,把臧洪的高洁品性同大雪相比拟,既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寄托了他自己对清廉正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庸俗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写送行之情。前一句是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到荆州能够一帆风顺;后一句则表明了自己要随他去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审美趣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