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飞雨入,三伏失炎蒸。
瀑下轻霏乱,云深爽气增。
室虚神已王,境静虑能澄。
河朔风先到,阴山雪欲凝。
听松心更远,看竹兴堪乘。
岂有台如濮,欢逢酒似渑。
文园今日共,莲社昔年曾。
野服初裁芰,山尊曲制藤。
蓬池传细脍,玉井荐寒冰。
倦爱藜床短,酣宜茗碗仍。
秋声惊渐至,晚槛喜同凭。
茅屋新诗少,幽怀愧杜陵。

【注】伏日:三伏天,即农历六月。

  1. 西岩:山名。入:进入。2. 三伏:夏天最热的时期,这里指夏季。
  2. 瀑下轻霏乱:瀑布落下,云雾缭绕纷乱。
  3. 云深爽气增:雾气浓重,凉爽的气息增加。5. 室虚神已王:室内空荡荡,精神自在,如在王者之宫。
  4. 境静虑能澄:环境安静宁静,思考清晰明净。
  5. 河朔风先到:北方边塞地区早有凉风。
  6. 阴山雪欲凝:阴山下的雪将要凝结。9. 听松心更远:听到风吹松涛,心中遐想无限。
  7. 看竹兴堪乘:看到竹子,兴致勃勃,想一试攀爬。
  8. 台如濮:台似濮水(濮水在今山东鄄城西南,相传孔子曾过其地)。
  9. 欢逢酒似渑:高兴时饮酒如渑水(渑水在今山西临猗东北)。
  10. 文园今日共:文园,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宅第,在这里与友人同饮。
  11. 莲社昔年曾:过去曾有莲花聚会。
  12. 野服初裁芰:穿着简朴的衣服,刚裁剪了荷叶做成。
  13. 山尊曲制藤:用曲木制成酒杯,以藤条装饰。
  14. 蓬池传细脍:“蓬池”是古代的一种水池,这里借指池塘,“细脍”指切成很细的薄片的鱼。
  15. 玉井荐寒冰:玉石井中献上冷食。
  16. 倦爱藜床短:喜欢简陋的床榻。
  17. 酣宜茗碗仍:喝茶喝茶都适宜。
  18. 秋声惊渐至:秋天的声音渐渐到来。
  19. 晚槛喜同凭:傍晚的栏杆,欣喜地倚靠。
  20. 茅屋新诗少:茅草屋中很少写诗。
  21. 幽怀愧杜陵:内心幽思惭愧于杜甫的高洁。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写人,尾联写情。
    首联点题,“伏日雨中梁彦国山馆同陈潜甫梁仲登集得蒸字”表明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诗人在夏日伏日雨中,与梁彦国、陈潜甫、梁仲登等好友相聚,并共同创作了这首诗。
    颔联写景,颔联“西岩飞雨入,三伏失炎蒸”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西岩飞雨如同泉水般倾泻而下,三伏天炎热难耐,雨水使大地变得清凉起来。
    颈联写人,颈联“室虚神已王,境静虑能澄。”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的感悟和领悟。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境界变得更加宁静,思考也变得更加清澈。
    尾联抒怀,尾联“河朔风先到,阴山雪欲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北方边塞地区早有凉风拂面,阴山下的雪即将凝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歌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让人深思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