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钵西来日,师归度岭遐。
独能持大鉴,岂但照恒沙。
祝发从初地,皈心礼法华。
千灯花氏国,大叶药王家。
风静幡无影,尘空镜不瑕。
荒池惟水月,古刹自烟霞。
园入虞翻宅,山馀赵尉衙。
菩提天外树,檐卜雪中花。
僧臈曹溪水,禅风顾渚茶。
南宗诸弟子,相见具袈裟。
六祖戒坛夜坐(一作“戒坛夜坐”)衣钵西来日,师归度岭遐。
独能持大鉴,岂但照恒沙。
祝发从初地,皈心礼法华。
千灯花氏国,大叶药王家。
风静幡无影,尘空镜不瑕。
荒池惟水月,古刹自烟霞。
园入虞翻宅,山馀赵尉衙。
菩提天外树,檐卜雪中花。
僧臈曹溪水,禅风顾渚茶。
南宗诸弟子,相见具袈裟。
注释:
- 衣钵西来日:衣钵是佛教的行头,代表师父或佛学知识。西来是指从西方而来,这里指禅宗六祖从印度传入中国。
- 师归度岭遐:师指的是老师或大师,归表示归来,度岭是形容遥远。遐在这里有远的意思。
- 独能持大鉴:持是保持,大鉴是大镜子,比喻老师的教诲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照见一切。
- 岂但照恒沙:恒沙是一个佛教术语,指无数的佛和众生。老师的教学不止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
- 祝发从初地:祝发是剃去头发,表示出家为僧。初地指佛教中的修行之地,也指佛法的根基。
- 皈依心礼法华:皈依是皈依,礼是尊重,法华是佛法的名称。这里的“礼”可以理解为对佛法的尊重和学习。
- 千灯花氏国:千灯可能是一个地名,而花氏可能指的是花姓的人,这里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国家。
- 大叶药王家:大叶可能是一个植物名或者是人名,药王是指医药之神,这里是形容某个家族以医术著称。
- 风静幡无影:风静意味着环境平静,没有风,所以没有影子。这里用来比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 尘空镜不瑕:尘和空都是佛教用语,尘是世间之物,空是超越物质的境界。镜不瑕则表示镜子没有瑕疵,比喻内心的纯净无暇。
- 荒池惟水月:荒池可能是指一片荒芜的水池,水月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这里是形容月光映照在池塘上的景象。
- 古刹自烟霞:古刹是一座古老的寺庙,烟霞是天空中飘浮的云彩和阳光形成的美景,这里是形容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
- 园入虞翻宅:园可能是指一个园林或者庭院,虞翻是古代的一位学者,他的宅院可能非常美丽。
- 山馀赵尉衙:山可能是指一座山,余是剩余的意思,赵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衙是官府的办公场所。这里是形容山上的一座小官署。
- 菩提天外树: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天外则是指非常高远的地方,树是比喻,表示觉悟的智慧之树生长在遥远的天边。
- 檐卜雪中花:檐可能是指屋檐,雪中花则是一种在雪中开放的花朵,这里是形容一种不畏严寒、在雪中绽放的美丽景象。
- 僧臈曹溪水:僧臈是佛教用语,表示僧人饮水。曹溪水可能是指某处清澈的水,这里用来比喻僧人修行时所饮用的清水。
- 禅风顾渚茶:禅风是禅宗的气息或者说是一种境界,顾渚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名茶,这里是形容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气息。
- 南宗诸弟子,相见具袈裟:南宗是指禅宗的一个流派,诸弟子则是许多弟子,相见具袈裟则是指他们穿着袈裟相见,这里用来描述禅宗弟子们相互交流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宗六祖戒坛夜晚修行场景的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首句“衣钵西来日”就预示了禅宗从西方传来的背景,点明了修行的源头。接着通过“师归度岭遐”表现了禅宗大师的远大志向和深厚的修行。全诗通过对禅师夜晚修行的描绘,表达了禅宗追求真理、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的佛教意象和词汇,如“大鉴”、“法华”、“药王”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寂静的环境与明亮的月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