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一士卧,门径尚蓬蒿。
瓜自逃秦禄,兰曾入楚骚。
忆从邗上日,并赋广陵涛。
越调谁令变,南音颇亦操。
盘宁嫌苜蓿,尊不待蒲萄。
禅寺时同被,漕河数放舠。
诗传梅下阁,社结竹西皋。
再别梁园隔,相思蓟北劳。
烟霞寻旧约,笔札有吾曹。
交已倾肝胆,衰今感鬓毛。
海阳鸾凤渚,江左鸊鹈刀。
麇至逢诸子,嘤鸣得二豪。
中兴人竞奋,右席客偏叨。
筵敞灯花艳,庭看象纬高。
百牢纷折俎,四座俨挥毫。
烨烨青萍色,翩翩白鹄袍。
罗浮归鲍靓,金马使王褒。
揽袂平原饮,停车末路遭。
簪裾惭抚髀,风雨洽持螯。
预恐离群去,何年问浊醪。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元宵节时与友人相聚、共赏美景的情景。全诗共七十八句,每八句一韵,押平声韵部。
诗句释义:
丘中一士卧,门径尚蓬蒿。
“丘”:指地名或山名,这里用作泛指。
“一士”:一个有才能的人。
“卧”:躺卧。
“门径”:门前的道路。
“蓬蒿”:蓬草和蒿草,形容荒凉的景色。
瓜自逃秦禄,兰曾入楚骚。
“逃秦禄”:比喻逃避现实,寻求理想。
“楚骚”:一种诗歌体裁,源于楚国,以抒发忧愤为主。
忆从邗上日,并赋广陵涛。
“邗上”:扬州的别称。
“广陵涛”:指的是扬州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
越调谁令变,南音颇亦操。
“越调”:一种曲调,这里指音乐。
“南音”:南方的音乐。
盘宁嫌苜蓿,尊不待蒲萄。
“盘宁”:一种菜肴的名字,可能是用苜蓿做的。
“蒲萄”:葡萄,这里可能指的是葡萄酒。
禅寺时同被,漕河数放舠。
“禅寺”:佛教寺庙。
“漕河”:运河,古代重要的水上交通线。
“舠”:一种小船。
诗传梅下阁,社结竹西皋。
“诗传”:诗词的传播。
“竹西”:地名,这里代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再别梁园隔,相思蓟北劳。
“再别”:再一次离别。
“蓟北”:古地名,位于今北京一带。
“劳”:忧愁。
烟霞寻旧约,笔札有吾曹。
“烟霞”:山水风光。
“笔札”:书信。
“吾曹”:我们这些人。
交已倾肝胆,衰今感鬓毛。
“交已倾”:交情已经很深了。
“衰今感”:现在感到衰老了。
海阳鸾凤渚,江左鸊鹈刀。
“海阳”:地名,这里泛指大海。
“鸾凤渚”:美丽的湖泊或地方。
“江左”:指长江下游地区。
“鸊鹈刀”:一种鸟类,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某种锋利的工具。
麇至逢诸子,嘤鸣得二豪。
“麇”:一种小兽,这里可能是指麋鹿。
“诸子”:众多的儿子。
“嘤鸣”:鸟儿的叫声。
“二豪”:两个杰出的人。
中兴人竞奋,右席客偏叨。
“中兴”:国家复兴时期。
“右席”:座位的右边,这里指座位。
“客偏叨”:客人受到特别照顾。
筵敞灯花艳,庭看象纬高。
“筵敞”:宴会宽敞。
“灯花”:点燃的蜡烛发出的花状光斑。
“象纬”:天文仪器,这里可能是指星图或星座。
百牢纷折俎,四座俨挥毫。
“百牢”:各种美味的食物。
“折俎”:摆好食物请客。
“俨”:恭敬的样子。
烨烨青萍色,翩翩白鹄袍。
“烨烨”:光明闪耀的样子。
“青萍”:青绿色的荷叶。
“翩翩”:轻盈的样子。
“白鹄袍”:白色的鹅毛袍,这里可能是指古代官员的一种服饰。
罗浮归鲍靓,金马使王褒。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这里指代一个地方。
“鲍靓”:古代人物,可能是指鲍照或鲍曼等。
“金马使”:官名,这里指代古代宫廷中的使者。
揽袂平原饮,停车末路遭。
“揽袂”:提起衣袖。
“平原”:宽阔的田野。
“停”:停下。
“末路”:道路的尽头,这里可能是指分手的道路。
簪裾惭抚髀,风雨洽持螯。
“簪裾”:古代官服的一部分,这里指代官职。
“抚髀”:抚摸大腿,表示失望或无奈。
“风雨洽持螯”:在风雨中互相扶持,像螃蟹一样钳住对方。
赏析:
这首诗是汪元量的代表作之一,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友的怀念。诗中描绘了元宵节时与朋友们共赏美景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