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在室中,一片少林石。
有客立门前,不知雪三尺。

山居杂咏为顾玄言赋十八首顾令公祠

面壁在室中,一片少林石。有客立门前,不知雪三尺。

峻岭茂林中,觞流石泉白。因知秉兰人,不但山阴客。仙人卢至柔,千年有遗甃。泠然泂酌亭,辘轳汲春溜。先生久不言,空有鸾凤音。求之千载上,抱膝知此心。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欧大任(1619-1674),字若羲,号虞阳,江南常熟人。他与杨文骢、钱谦益等被称为“明末四公子”。他的诗作以风格豪放、气势雄浑著称,对后世影响颇深。

诗中描绘的是一处静谧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首句“面壁在室中”,意指诗人面对墙壁,仿佛置身于室内。这里的“面壁”一词,既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和内省,也暗示了他对外界环境的隔离和专注。紧接着,“一片少林石”,进一步描绘了这一神秘场景中的自然元素——少林寺附近的石头。这些石头被诗人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

诗中提到的“有客立门前,不知雪三尺”,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门外的客人站立着,仿佛沉浸在这片寂静之中。然而,他并不知道屋外的雪已经堆积到三尺高。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还有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如“求之千载上,抱膝知此心”,“求”字在这里意味着追求或探索。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保持谦逊和谨慎。最后一句“先生久不言,空有鸾凤音”,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虽然先生一直沉默不语,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它也反映了明末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