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礼乐中兴日,南海斌斌盛簪黻。太丘华胄尚书公,帝曰司空朕良弼。
君为司空之仲子,奕代风云应时出。纵横锦绮擅才华,参错玑衡富经术。
西行待诏金马门,五色纷纶彩毫笔。况逢天子坐明堂,延引豪英揽八荒。
千言射策趋蓬观,七字能诗和柏梁。雨露当春重沾洒,骅骝得路偏腾骧。
岂惟召入游梁客,君今文学称贤良。此时送君向京阙,一尊且醉寒江月。
长途杨柳渐成丝,到日梅花尚含雪。踌躇珠浦别,跌宕金门谒。
一朝安世诵亡书,看给相如尚方扎。
这首诗描述了陈任夫被任命为司空,即将北上的情景。
诗的开篇“公车待诏行送陈任夫北上”描绘了陈任夫被召为司空,即将北上的壮观场景。公车指的是古代官员出行时乘坐的马车,等待诏令是等待皇帝的命令。这里表达了对陈任夫即将成为重要官员的期待。
第二句“汉家礼乐中兴日,南海斌斌盛簪黻。”则描绘了东汉时期的文化复兴,以及南海地区(今广东一带)的文化繁荣。这里可能是指陈任夫来自南方的海滨城市,他的才华和学识将会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用。
接下来的“太丘华胄尚书公,帝曰司空朕良弼。”则进一步描绘了陈任夫作为尚书公的崇高地位。他被誉为皇帝的良弼,意味着他将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
诗中的“君为司空之仲子,奕代风云应时出。”表达了对陈任夫才华横溢的赞美。他被视为司空之子,将有出色的表现,如同风云一样,适时而出。这反映了诗人对陈任夫未来成就的期待。
“纵横锦绮擅才华,参错玑衡富经术。”这句描绘了陈任夫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才能。他擅长文才,精通经学,具有高超的智慧。这显示了他的才华和学问。
“西行待诏金马门,五色纷纶彩毫笔。”描绘了陈任夫前往京城长安(金马门是长安城门名)等待诏命的场景。他准备着五彩缤纷的笔墨,准备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展现了他对此次机会的重视。
最后两句“况逢天子坐明堂,延引豪英揽八荒。千言射策趋蓬观,七字能诗和柏梁。”则描绘了陈任夫在皇宫与皇帝相见的情景。他有机会向皇帝进献自己的治国之策。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的诗歌才华,得到了皇帝的喜爱。这显示了他受到皇帝的信任和器重。
整首诗通过对陈任夫北上的场景、身份地位和才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和祝愿。同时也体现了汉代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