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山下隐君家,静掩柴荆绝市哗。
径小黑翻飞去燕,池香红点落来花。
借书不受银瓶酒,待客惟烹石鼎茶。
想得长斋依绣佛,白云窗户阅《楞伽》。
【解析】
此诗首联写吴山,次联写静掩柴荆之居,三联借书不饮酒,四联待客茶为伴,末联以佛为友。全诗表现了一种淡泊的情趣和高雅的志趣。
【答案】
译文:
吴山脚下隐居着您家,静静地关门闭户与喧闹隔绝。
小径上飞去的燕子,黑漆漆的小路上落满花瓣如点。
借用书籍而不喝酒,等待客人只用茶水相陪。
想念长斋时依傍绣佛,白云窗外阅读《楞伽经》。
赏析:
首句“吴山山下隐君家”,写景开篇,先点明地点。吴山,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郊的宝石山,相传山上有吴主孙皓的坟墓。诗人在这里隐居,表明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向。第二句“静掩柴荆绝市哗”,写诗人隐居后的闲适生活。柴荆,用荆条扎成的篱笆。这里指柴门、柴扉。柴荆一关,就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表现出诗人远离世俗的清高。第三句,写春日景象。“径小黑翻飞去燕”是说小路旁的燕子在黑乎乎的小道上飞来飞去。“池香红点落来花”,是说池塘边花儿盛开,飘出阵阵清香。两句写景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第四句是说,诗人借书不饮酒,待客只煮茶。第五句是说,诗人想得到一个能依傍的绣佛。第六句是说,白云窗前,诗人阅读佛经,修身养性。最后一句是说,我思念的是长斋时的绣佛,而心中所向往的则是佛教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