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凌风六月秋,前山罗列水悠悠。
山花笑待多情客,水鸟飞随不定舟。
衣制芰荷期遁迹,歌翻桃叶欲消愁。
兴酣勿问归何宿,新月澄波一枕流。
泛湖
避暑凌风六月秋,前山罗列水悠悠。
山花笑待多情客,水鸟飞随不定舟。
衣制芰荷期遁迹,歌翻桃叶欲消愁。
兴酣勿问归何宿,新月澄波一枕流。
注释:
- 泛湖:在湖上泛舟。
- 避暑凌风六月秋:在六月的秋天里避暑乘凉。凌风,乘风。6月是初夏,天气炎热。
- 前山罗列水悠悠:山前的水面缓缓流动。
- 山花笑待多情客:山中的花朵在欢迎多情的客人。
- 水鸟飞随不定舟:水中的鸟儿随着不固定的船只飞舞。
- 衣制芰荷期遁迹:穿着荷叶做的衣裳希望能隐退世俗。芰荷,即荷叶,古代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歌翻桃叶欲消愁:歌声翻涌如同《桃叶歌》一般能消解忧愁。
- 兴酣勿问归何宿:兴致高昂之时,不要询问回宿何地。兴酣意指高兴、愉快到了极点。
- 新月澄波一枕流:新月初升时,清澈的湖水如同枕头般流淌。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湖上泛舟的美景。首句“避暑凌风六月秋”,表达了诗人在夏日的初秋时节,乘着凉爽的风渡过湖面,享受着自然之美。接下来的“山花笑待多情客”,描绘了山中的花儿仿佛在欢迎那些充满情感的游客。第三句“水鸟飞随不定舟”,展现了水面上水鸟自由飞翔的情景,与不稳定的船儿相随。第四句“衣制芰荷期遁迹”,诗人通过穿着荷叶制成的衣服,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五句“歌翻桃叶欲消愁”,以歌曲《桃叶歌》的形式,似乎能够缓解心中的忧愁。第六句“兴酣勿问归何宿”,表现了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忘却了归途的忧虑。最后一句“新月澄波一枕流”,则是用新月和清澈的湖水来比喻宁静的夜晚和内心的平和。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