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号竹隐,开寺大江边。
如意悬书室,袈裟上钓船。
楼台开世界,龙象接人天。
记得连床处,松风夜不眠。

诗句释义

1 与谢伯大会宿石溪寺次日赠竹隐上人:这句诗意味着在与谢伯大会面之后,决定与他同住在石溪寺中,第二天再将此事转送给竹隐和尚。

  1. 高僧号竹隐:竹隐是这个和尚的法号,暗示他以竹子为象征,隐居于世。
  2. 开寺大江边:说明寺庙位于大江之畔,地理位置重要,且有佛教背景。
  3. 如意悬书室:如意通常象征着满足和好运,在这里可能指寺庙中的图书室或藏书丰富。
  4. 袈裟上钓船:袈裟通常与僧人的身份相关联,而钓鱼则是休闲活动,这里可能是描绘和尚在寺庙内享受悠闲生活的情境。
  5. 楼台开世界,龙象接人天: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建筑壮丽,气势磅礴,同时表达了对佛法的崇高敬仰。龙和象是佛教中的神圣象征,代表着佛教的至高无上。
  6. 记得连床处,松风夜不眠: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谢伯大会面的愉快回忆,以及夜晚在寺庙中听到松林中风声的意境。

译文

在与谢伯大会面之后,我们在石溪寺中共同住宿。第二天,我再次将此事告知竹隐和尚。

寺庙坐落在大江之畔,环境优美,充满宗教氛围。

图书馆里挂满了书籍,充满了知识的光芒。

和尚们在寺庙里穿着袈裟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偶尔也会到附近的河边钓鱼消遣。

寺庙的建筑宏伟壮观,如同打开了整个世界的大门。

佛教的神圣象征如龙和象,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我们曾经共度良宵,那时的月光下,我与谢伯公一起躺在连床上,直到深夜都没有入睡。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与友人在石溪寺的宿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与僧侣的生活。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感。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庄重又平和。此外,通过提及“记得连床处”,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