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长芳蕙,山林栖道心。
独有高世士,可以为知音。
【题解】
兰,香草名。古人认为兰花是高洁的君子的象征。此诗借咏兰以自喻。诗人在幽谷长芳蕙、山林栖道心的环境下,独有高世士,可以为知音,表达了自己清高不群、不求人知的志趣和情操。《文镜秘府论·四六》说:“夫文章之体,标举精微,理偶玄拔;善则泉流,恶则山立;默而含宝,名象必显。”本篇就是“善”的佳作。
【注释】
- 题:写在屏风上的字句,这里指题咏。
- 兰:香花的一种。
- 幽谷长芳蕙:幽僻的地方长着芬芳的兰花。
- 山林栖道心:在山林中栖居,心怀道德修养之心。
- 高世士:指那些隐居不仕的贤者。
- 知音:理解自己的心意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幽深静谧的山谷中,看到一丛丛芳馨的兰花,便联想到自己的隐遁生活,于是题了这样一首诗。
首联“幽谷长芳蕙,山林栖道心”,诗人把兰与道联系起来,表明自己志趣高雅,追求的是道义而非荣华富贵。“幽谷”与“山林”相照应,写出了自己远离世俗纷扰,归隐山林的意绪。“幽谷长芳蕙”一句暗点题面“题兰”。
颔联“独有高世士,可以为知音”是全诗的警策之语。诗人把自己与兰比,说自己是那独自生活在幽谷中的高洁之士,只有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能懂得自己的志趣和追求,也就是诗人所说的“知音”。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抒发了诗人高洁的品性以及淡泊名利的情怀。
整首诗以兰为引子,抒写了诗人超然物外、独立不迁的人格魅力和高洁的人生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