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宣新命出承明,曾是儒宗起大名。
周室向来尊讲幄,汉家无事盛谈兵。
梅花自绕春申水,玉节高临泰伯城。
赐履倘勤明主诏,中兴元自重阿衡。
【注释】
旬宣新命出承明:旬宣,周代官名,掌管文书。承明,汉宫名,东汉时设置,掌传达诏令。
儒宗:指儒家学者、学者的领袖或代表人物。
周室:指周王朝。讲幄:古代帝王坐朝的地方,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讲论。
汉家:指汉朝。
春申水:指春秋时期楚相申包胥哭过秦廷的秦水,这里用作典故,比喻陈公为国效力之地。
泰伯城:指泰伯的封地。泰伯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避乱而隐居于吴地(今江苏苏州)。
赐履:指赐予鞋袜。
中兴元:指辅佐国家复兴的贤臣。
重阿衡:指宰相,阿衡原意为君王的顾问,这里用作名词,指宰相。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较为特殊的一首,它没有直接表达作者对陈公的祝福和期望,而是通过对历史典故的描述来暗示其美好的愿望。
第一句“旬宣新命出承明”,旬宣是周代的一个官名,承明则是汉代皇宫中的一个重要建筑,二者皆与皇家有关。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陈公被朝廷授予新的官职,从京城出发到晋陵任职。旬宣和承明都是皇家的象征,因此这一句也暗指陈公将肩负起重要的职责。
第二句“曾是儒宗起大名”,这里的“儒宗”指的是儒家的学者或领袖,“大名”则是指名声。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陈公曾经是一位著名的儒者,他的学问和名声都很高。这既是对陈公过去成就的评价,也是对陈公未来工作的期许。
第三句“周室向来尊讲幄”中的“周室”指的是周王朝,“尊讲幄”则是指讲论治国之道。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周王朝历来重视讲论治国之道,陈公将会在这方面做出贡献。这也暗示了陈公在晋陵的工作将非常重要,需要他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四句“汉家无事盛谈兵”中的“汉家”指的是汉朝,“谈兵”则是指谈论军事策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汉朝时期没有战争,但是仍然有许多人谈论军事策略。这既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提醒,提醒陈公在处理政务时要谨慎,不要因为战争而忽视其他事务。同时这也暗示了陈公将在晋陵处理许多政务,需要他兼顾各方面的工作。
第五至八句是对陈公在晋陵工作的具体描述:
梅花自绕春申水 :梅花是春天的象征,春申水则是指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春申城。这句意思是陈公将治理春申水,也就是治理晋陵。
玉节高临泰伯城 :泰伯是周武王的弟弟,被封为吴王,所以晋陵被称为“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陈公将要统治这片土地,就像古代的帝王一样。
赐履倘勤明主诏,中兴元自重阿衡 :赐履意味着皇帝赏赐给大臣鞋子,表示尊敬;中兴则是指辅佐国家复兴的贤臣;阿衡则是指宰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陈公能够勤勉尽责,皇帝就会赏赐给他鞋子,并让他担任重要职务。这也是对陈公的一种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公即将前往晋陵任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陈公的祝福和期待。同时,它也通过对历史典故的描述,暗示了陈公在晋陵的工作将会非常艰巨和重要。整首诗既充满了诗意,又充满了情感,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