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偏似永和年,宝刹邀宾敞上筵。
星聚久惭名下士,风流今见令中仙。
吴歌逸处疑清梵,画舸归时杂钓船。
酒态诗情忘尔我,愿从兹地结青莲。
上巳日,孙清远陈三水沉从化三明府公偕程参戎田都护招同社岑克念朱季美万伯文刘季德咽慈度寺分赋
春光偏似永和年,宝刹邀宾敞上筵。
星聚久惭名下士,风流今见令中仙。
吴歌逸处疑清梵,画舸归时杂钓船。
酒态诗情忘尔我,愿从兹地结青莲。
注释:
- 上巳日:古代农历二月二日为上巳节,是祭祀先祖的节日,人们会到水边去游玩赏春,同时举行踏青、荡秋千、蹴鞠等娱乐活动,称为修禊。
- 孙清远:指作者的朋友孙清远。
- 陈三水沉:陈三水沉,即陈三水,号沉,是明代诗人,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前七子”。
- 从化三明府:指的是从化县三位有声望的官员。
- 田都护:田都护,即田汝成,明代学者、史学家,著有《田汝成游记》。
- 岑克念:岑克念,即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安西节度使高骈判官。
- 朱季美:朱季美,即朱厚照,明朝皇帝,英宗长子。
- 万伯文:万伯文,即万言,明代学者、诗人,曾官至翰林院编修。
- 刘季德:刘季德,即刘瑾,明朝宦官,后因谋反被诛杀。
- 咽慈度寺:咽慈度寺,即慈度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建于南汉大宝年间(960-963),是广州市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有佛教特色的寺庙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上巳节游春的诗。上巳节,又称修禊节,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节日之一,古人在这一天会进行修禊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这首诗描写了上巳节游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春光偏似永和年”,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仿佛回到了永和年间的春天。这里的“永和年”指的是东汉时期,永和年间是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次句“宝刹邀宾敞上筵”,描述了在寺庙里邀请宾客共进宴席的情景。这里的“宝刹”指的是佛教寺院,“敞上筵”则意味着开怀畅饮。
第三句“星聚久惭名下士”,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聚会上的自卑感。这里的“星聚”指的是星星聚集在一起,寓意着众多文人雅士齐聚一堂。而“名下士”则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没有名望。
第四句“风流今见令中仙”,则表达了对在场文人雅士们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才学出众,风度翩翩的人。而“令中仙”则表示这些文人雅士们如同仙人一般,令人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吴歌逸处疑清梵,画舸归时杂钓船”,则是描绘了游春时的美景。这里的“吴歌”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民歌,“逸处”指的是闲适的地方。而“清梵”则是指佛教中的清净之声,“画舸归时杂钓船”则描绘了船只在湖面上的景象,有渔船也有画船,相互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酒态诗情忘尔我,愿从兹地结青莲”,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春体验的感慨之情。这里的“酒态诗情”指的是饮酒作诗的情趣。而“忘尔我”则表示忘却了彼此的身份地位,只有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而最后的“愿从兹地结青莲”则表达了希望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