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暂许季鹰回,雪里莼鲈负酒杯。
烟火万家谁寄目,凭君为上粤王台。
【注释】:
季鹰:晋代张翰,字季鹰;他曾任吴国大司马,因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鲈鱼脍,挂印辞官而去。后称思乡之人为”莼鲈之思”。
粤王台:广州城的城楼,相传为汉初陆贾所筑。
【赏析】:
第一首诗前半首写送别马博士还朝,后半首写对岭南的眷恋。首句点出“奉使”,是说马博士此次南行是为奉旨奉命。西风乍起,正是秋意渐浓之时,诗人却特意提到西风,是因为此时正值仲秋时节,正是江南水乡莼菜鲈鱼脍最肥美的时候。莼菜鲈鱼脍是江南特产,也是马学士的故乡特产,所以马学士临行时,诗人特别嘱咐他要带上家乡风味,以慰其思乡之情。第二句中“负酒杯”三字表明诗人对马学士的殷殷嘱托和深情厚谊,因为马学士在江南有深厚的感情,才舍不得离开。第三句中的“烟火”一词说明岭南的繁华盛景;万家烟火,说明岭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商业繁荣。诗人用“谁寄目”一语,既表达了自己对岭南的无限留恋之情,也表达了对马学士的深深祝福。最后一句“凭君为上粤王台”,是说希望马学士能登上粤王台,俯瞰整个岭南,并把岭南的盛况向朝廷报告。
第二首诗写岭南的风光,以及岭南人民的生活习俗。首句中的“瘴气”、“蛮烟”指岭南一带潮湿多雨的气候和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第二句中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篽(zhuī)”,描绘了岭南地区江流蜿蜒曲折,山峦重叠,景色优美,色彩明快的画面。第三句中的“日暖桑麻光欲舞”描绘了岭南地区阳光明媚,桑麻茁壮的景象。这里的桑麻指的是养蚕业和纺织业等农副业,日暖则是指天气温暖,蚕儿吐丝,桑叶茂盛,因此桑麻茁壮成长。最后一句中“莫羡鹧鸪声”的意思是不要羡慕鹧鸪那悦耳的鸣叫,因为鹧鸪虽鸣声悦耳动听,但它并不懂得人们心中的忧愁与苦闷,而只会一味地自顾自地啼叫。这里诗人借鹧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与愁闷。
第三首诗写马博士归朝后,朝廷要他向皇上进言,让广东的官员们到粤王台上去游览。这实际上是朝廷要马博士向朝廷献礼,表示朝廷对岭南的高度重视。首句中的“暂许”二字说明岭南的官员们暂时还没有被召到朝廷上。第二句中的“雪里”二字描绘了岭南的冬天寒冷而漫长,雪花飘飞的景象。第三句中的“莼鲈”二字则是指岭南人喜欢吃鲈鱼和莼菜这两种江南美食。第四句中的“凭君”二字意思是要马博士向皇上进言,让广东的官员们去粤王台上游览。最后一句中“粤王台”三个字是全诗的中心词语,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诗人对岭南的眷恋之情,后两句则主要是表达诗人对岭南人民的祝愿和对朝廷的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