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十九之峰称福地。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
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洞中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
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
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
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
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
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
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
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彩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

这首诗由四首七言律诗组成。每首都有特定的景物、情感和象征含义。以下是对每首的分析:

  1. 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十九之峰称福地。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
  • “君不见”是诗歌开头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 “中宿峡前飞来寺”指的是一个位于中宿峡前的古老寺院。
  • “十九之峰称福地”形容该山峰高大而秀丽。
  • “浈水徐看两岸流”描绘了浈水的宁静美景。
  • “禺山夹对双屏峙”形容禺山与山峰相互对峙,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1. 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洞中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
  • “古来怪迹此地多”表达了这里自古以来便有许多奇异的景象。
  • “门深树密垂藤萝”形象地描绘了寺院周围的茂密树木和藤萝。
  • “洞中只合寻孙恪”暗示在山洞里寻找像孙恪这样的智者。
  • “石上犹闻想达磨”表示在石头上还能感受到达摩的禅意。
  1. 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
  • “五色榴花香复歇”形容石榴花盛开时香气扑鼻。
  • “千寻金锁沉还绝”形容金子制成的锁链沉入水中不再露出。
  • “天巧宁能夺物工”意味着自然的力量是无法被人工夺走的。
  • “地灵应预开人杰”表达了大地的灵气会预先开启有才能的人。
  1. 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
  • “近日朱生颇好奇”提到了最近一位名为朱生的学者对某种事物充满好奇。
  • “十年飞梦应幽期”表示他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 “寻山不惮登陟远”表明他不畏惧攀登陡峭的山路。
  • “开凿能穷造化私”表示他有能力去探索和创造自然的秘密。
  1. 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
  • “竹里邀僧堪结夏”描述了在竹林中邀请僧侣一起度过夏天的场景。
  • “池边留客频传斝”表示在池塘边留下客人并频繁传酒给他们。
  • “读书几载不出门”表示他已经在书房里学习了很多年,很少外出。
  • “作赋宁推扬与贾”意味着他的写作才华无人能及,可以和扬雄、贾谊等古代文人相提并论。
  1. 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
  • “一朝天子下诏书”指皇帝下达诏令,可能与某个重要事件有关。
  • “雄心直慕承明庐”表达了他立志要做正直的事情,就像汉代的司马光一样。
  • “出山不必作小草”意味着他不会因为做官而放弃自己的志向。
  • “侯门不必曳长裾”表示他不会为了功名利禄而屈身权贵之家。
  1. 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
  • “此去长安千万里”表达了离别家乡前往遥远的长安。
  • “功名富贵徒为尔”表示追求功名富贵只是徒劳无功的事情。
  • “白首谈经未释褐”表示虽然年老却仍然致力于学术研究。
  • “高名虚挂人间齿”表示虽然名声很高但实际并无真正的成就。
  1. 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
  • “丈夫得意自骞腾”表达了自信和独立精神,如同骏马奔腾一样。
  • “有诗可赋山可登”表示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句和文章,并能够登上高山欣赏美丽的景色。
  • “醉舞腰间三尺剑”形容自己像古代的英雄一样英勇无畏,并且能够挥舞着宝剑自由舞蹈。
  • “千秋事业几人曾”表示自己的事业将会流传千古,不会被后人遗忘。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人生哲理等内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和人物事迹的运用,也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