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宁饱餐短项,端州初试细鳞。
风波愁杀游客,海味输他渔人。
【注释】
朗宁:即“郎窑”。短项:短柄。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古称端州,以产陶瓷著称。试细鳞:试指尝试、试验的意思。海味:指鱼的内脏等海产食物。渔人:捕鱼的人。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广东江边品尝了当地出产的鱼品后,对渔民捕鱼技能的赞叹。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远,不事雕琢而自见高妙。
开头两句,是直接写自己品尝鱼品的情况。诗人说:“我饱餐了短柄的‘郎窑’鱼,首次尝到了端的细鳞鱼。”这里,“郎窑”和“端州”都是地名,“郎窑”即景德镇所产的一种瓷器,因釉色青翠而得名;“端州”,是广东的一个地名。这两个地名都与鱼有关,但它们与鱼的关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是“朗宁”,即“郎窑”;一个是“细鳞”,这是鱼的品种。“郎窑”是指用当地的优质瓷土烧制的瓷器;“细鳞”则是专指广东产的细鳞鱼。这两句诗,表面上说的是吃鱼,实际上却是在说景德镇的瓷器(“郎窑”)和广东的细鳞鱼这两种地方特产,把两者联系起来,这就为下面进一步赞美渔民捕鱼技艺作了铺垫。
第三四句,是直接写自己对渔民捕鱼技艺的赞叹:“风波中愁杀游客,海味输给他渔人。”这两句诗,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在讲渔民捕鱼的技艺之高超,其实却另有深意。前一句说游客被风浪吓得魂飞魄散;后一句说渔民捕鱼技术高超,胜过了一般的捕鱼者。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赞渔民捕鱼技艺高超,其实却反映了作者对渔民捕鱼技艺的高超感到由衷的佩服。因此,这两句话虽然表面上是在说渔民捕鱼的技艺之高超,实际却有另一层意思。
这首诗虽然写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诗人在江边吃过两种鱼之后,对渔民捕鱼技艺的赞叹,但这个简单的生活片段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既表现了渔民们高超的捕鱼技艺,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由衷的敬佩之情,同时还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