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蜡炬辉,独坐睡何迟。
两岁平分夜,三更欲尽时。
声残爆竹火,香入颂花诗。
好办明朝起,山呼祝圣慈。

【赏析】

《除夜》是一首七绝,作者通过除夕夜的所见所闻,抒写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首句“空堂蜡炬辉”,点明时间是在除夕之夜。诗人用“空”字来描写“烛光”映照的室内景象,显得静谧而肃穆。“空”字也暗合了“除夜”这一特定时刻。接着,以“独坐睡何迟”来表达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闲坐、辗转难眠的情景。这一句中,诗人没有直接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独坐”与“睡何迟”形成对照,从而表现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颔联“两岁平分夜,三更欲尽时”进一步描述了除夕之夜的漫长时光。诗人用“两岁平分夜”来形容除夕之夜的漫长,暗示着一年之中的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这一刻的休息。同时,“三更欲尽时”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和除夕之夜的结束。这两个句子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遗憾的氛围。

颈联“声残爆竹火,香入颂花诗”则转向除夕之夜的具体活动场景。诗人描绘了人们庆祝新年时的热闹氛围,以及人们为新年祈福、颂扬美好事物的情景。这里,“声残爆竹火”形象地描绘了爆竹声响彻夜空的景象,给人一种欢快而又紧张的感觉;“香入颂花诗”则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声音”比作“爆竹火”,将“香气”比作“花诗”,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好办明朝起,山呼祝圣慈”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祝愿。诗人以轻松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在这里,“好办明朝起”意味着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人们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和征程;“山呼祝圣慈”则是对皇帝的祝愿,希望皇帝能够保佑天下百姓安康、国家繁荣昌盛。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好办”(好办)与“朝起”(朝起)谐音,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同时,“山呼”又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礼仪形式,从而使得整个诗句更加庄重而富有仪式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忆和总结,又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