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久碍登山屐,绿水今来载酒船。
塔顶风凄催客饮,佛前灯暗照僧禅。
烟霞满目聊延伫,名姓逢人莫浪传。
寺石不须重试剑,倚天千尺在吟边。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登虎丘寺所见的美景,中间两句写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最后两句表达自己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红尘久碍登山屐”,意思是:尘世的喧嚣长久地遮蔽了登山之鞋。“红尘”是佛教语,指人世间的烦恼。“碍”是阻碍、妨碍的意思。诗人以“登虎丘”为题,表明自己要游览虎丘山,而虎丘山上多有游人的喧嚣声,所以诗人说“红尘久碍登山屐”,说明诗人来此游览,是为了避开世俗的喧闹。“绿水今来载酒船”,意思是:如今绿水又送来载着美酒船只。“绿水”是指流经虎丘的山泉或溪水,“载酒船”,载着美酒的小船,泛舟江上。这一句写的是诗人在虎丘山中看到的美丽景致。“塔顶风凄催客饮,佛前灯暗照僧禅。”意思是:塔顶的清风让人感到凄凉,催促着游客饮酒;佛前的灯光昏暗,照亮着僧侣们打坐念诵的身影。“塔顶”“风凄”“催客饮”,点出了虎丘山的地理位置,虎丘山建于南朝时期,山上有虎丘塔,是著名的古塔,塔顶风清劲冷,能催人饮酒,暗示了虎丘山地势险峻的特点。“佛前灯暗”写出了虎丘山的宁静祥和。“烟霞满目聊延伫,名姓逢人莫浪传。”“烟霞”指雾气缭绕的山峰,“延伫”指久久地凝望。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虎丘山中看到的景象。“烟霞满目聊延伫”,意思是:眼前满是烟雾云霞,我只好远远地观望,久久地望着。“名姓逢人莫浪传”,意思是:遇到熟人不要随便乱传我的姓名。“名姓”指的是诗人的名字。“逢人”,遇见别人。“浪传”随意传播。“勿浪传”即不要说,不要让人家乱说。“寺石不须重试剑,倚天千尺在吟边”。意思是:寺内的石碑不必再像当年一样去挥剑比力,因为这里只有高耸入云的山峰。“倚天千尺”指虎丘山。“吟边”指吟咏虎丘诗的人那里。诗人用“不须重试剑”与“千尺”相比,表现了虎丘山的雄伟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虎丘山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尘世的喧嚣长久地遮蔽了登山之鞋,绿水又送来载着美酒的小船。塔顶的清风让人感到凄凉,催促着游客饮酒;佛前的灯光微弱昏暗,照亮着僧侣们打坐念诵的身影。眼前满是烟雾云雾的山峰,我只好远远地观望,久久地望着。遇到熟人不要随便乱传我的姓名,因为这里只有高耸入云的山峰。寺内的石碑不必再像当年一样去挥剑比力,因为这里只有高耸入云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虎丘》一诗。诗中描绘了虎丘山的景色和历史传说,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

首句“红尘久碍登高屐”,直接表明作者来到虎丘的目的——登山游玩。这里的“红尘”一词,指的是人世间的喧嚣。由于长时间的被世俗烦扰,所以作者才会选择来到这样一个能够远离尘嚣的地方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次句“绿水今来载酒船”,则进一步描述了虎邱山水的环境特点。这里的“绿水”指的是流经此地的山泉或溪水。而“载酒船”则形象地描绘了虎丘山中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景。在这里,人们可以载着美酒小船游赏山水,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第三句“塔顶风凄催客饮”,则是通过描绘塔顶的清风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塔顶的风吹得让人感到寒冷和孤寂,这种凄凉之感似乎也在催促着游客们赶快饮酒消愁。

第四句“佛前灯暗照僧禅”,则进一步描绘了虎丘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佛前暗淡的灯光照亮着僧侣们打坐念诵的身影,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五句“烟霞满目聊延伫”,则描绘出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眼前的烟霞弥漫在山谷之间,使得整个景色显得如此美丽而壮观。作者站在山巅上,久久地望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禁陶醉其中。

第六句“名姓逢人莫浪传”,则提醒着人们不要随意传播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姓名。在这里,作者用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最后一联“寺石不须重试剑,倚天千尺在吟边”则表达了作者对虎丘山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虎丘山上的石碑不需要再去比试剑法,因为它已经足够高大和坚实了。同时,他也认为只有高耸入云的山峰才是值得他吟咏和赞美的对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它不仅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更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