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款门门正关,主人辰出酉未还。
三年见我儿童喜,一鸟啼春院落闲。
竹所径来元不俗,剡溪乘兴未容悭。
斜阳满地看辉尽,更待花稍月一弯。

【译文】

在王主政的府门前下马,发现门关着;主人刚出门,傍晚才回来。

三年未见你,你的孩子们非常高兴;一只小鸟在春天庭院中欢快地歌唱。

竹径来此,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之处;乘兴而去,也并未感到有什么不足。

夕阳斜照大地,辉光将尽;更待月上梢头,再聚首畅谈。

【注释】

(1)王主政秉衡:王主政,名秉衡,字子章,号石农,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2)不值仍小候:不值,无价值,不值得。仍,仍旧,依然。小候,小年,童年时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作者赴京应试前,去拜访朋友王主政,但未能见到他。此诗写访友不遇之情。全篇以“见”与“不见”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访王主政秉衡不值仍小候”,开篇就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和原因。王主政,名秉衡,字子章,号石农,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这首诗是作者去拜访他,但未见到他而作。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访王主政秉衡”。接着又补充道:“不值仍小候”,说明因故不能见到他。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暗含深意。诗人没有直说,而是用了两个“不值”字。一个“不值”是说自己未能见到他,另一个是说他的朋友王主政未能见到他。

第二句“下马款门门正关”,是说诗人到了王主政家门口,看见大门紧闭,所以只好下车向他的门叩拜。这里的“款”,是叩头的意思,叩头是古人常用的拜见礼仪之一。

第三句“主人辰出酉未还”,“辰”、“酉”是中国古代的十二地支,分别代表时间的早晨和晚上。这两句的意思是王主政早上出去,晚上还没有回来。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到访时王主政外出的情况,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之情。

第四句“三年见我儿童喜”,诗人在三年时间里终于见到王主政了,他很高兴。这里的“儿童”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孩子。这里的“喜”字表明了王主政见到诗人的喜悦心情。

第五句“一鸟啼春院落闲”,诗人看到院子里的鸟在欢快地歌唱,显得格外的悠闲自得。这里的“一鸟啼春”是指一只小鸟在春天的院落里欢快地歌唱。这里的“院落闲”则表明了诗人看到这个景象的心情。

第六句“竹径来元不俗”,“竹径来”是指诗人从竹林旁的小路上走来。这句的意思是说竹林小径虽然简陋,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这里的“来元”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这条小路的喜爱之情。

第七句“剡溪乘兴未容悭”,意思是说乘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剡溪边,却没有因为自己的兴致勃勃而浪费了美好的时光。这里的“乘兴”是指乘着兴致而来。这里的“悭”字表明了诗人对时间的重视之情。

第八句“斜阳满地看辉尽”,意思是说夕阳西下,满地都是阳光,看着太阳的光辉渐渐消失殆尽,感叹时间的无情。这里的“辉尽”二字表明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情。

第九句“更待花稍月一弯”。意思是说如果月亮再升起来一点,就等它再升起一点吧。这里的“花稍”指月亮,即弯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希望再见到王主政,再和他见面。

整首诗通过对访友不遇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