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声教古无前,此日春风动海天。
龙节远辉南斗外,鸟星长拱北辰边。
藩垣义在思分土,献纳才疏愧济川。
临别何须重金币,赠言馀意忆他年。

【解析】

此诗作于元贞二年(1296),诗人在越南期间,应安南国王之请所作的答谢辞。全诗以“藩垣义在思分土,献纳才疏愧济川”两句为关键,前者写对国王的感激之情;后者则表达了自己未能报答国王厚爱的心情。

【答案】

次韵答安南国王兼辞其赆

皇家声教古无前,此日春风动海天。

龙节远辉南斗外,鸟星长拱北辰边。

藩垣义在思分土,献纳才疏愧济川。

临别何须重金币,赠言馀意忆他年。

译文:

我大明王朝的声威教化自古以来就没有过,现在这股春风吹拂着整个南海。

皇帝的龙旗远远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天上的星星常常拱护着北方的神京。

我们藩邦的领土应该划分给贵国,我们贡献的东西却很少,惭愧地无法渡过大海。

临分手时不需要再赠送金币,但希望你们今后多保重,祝愿他们国家兴旺发达。

赏析:

这首诗是元贞二年(1296)春,诗人在越南期间,应安南国王之请所作的答谢辞。

首联点出“次韵”,表明这是应安南国王之请,而写的一首酬答之诗。“皇风”指大明王朝的声威教化,“古无前”即古以来未有。这里,诗人用一个“古无前”的否定句式,突出了“皇风”的至高无上和伟大无比。“此日春风”四字点明此时正值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好时候,也是诗人来到越南的第二年春天。“动海天”三字,既描绘出了当时南海上春风骀荡、波浪滔滔的景象,又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喜悦之情。

颔联紧承首联而来,进一步描写了大明王朝的声威如何震撼四方、影响深远。“龙节”是指皇帝的龙袍所系的玉玺,“南斗”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星,“北辰”则专指北极星。这里,诗人运用了“对偶”、“借代”等手法,写出了龙节与南斗、北辰相辉映的奇丽画面。其中,“龙节远辉”、“鸟星长拱”两个比喻,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当时大明王朝声威浩大、天下无敌的形象,更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

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藩垣”一词,既指国家的边界防线,也暗指诗人自己所处的藩王地位。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将“藩垣义在思分土”、“献纳才疏愧济川”两个句子进行了巧妙的对仗。其中,“藩垣义在”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藩邦领土应当属于大明王朝的坚定信念;“献纳才疏”一句则写出了诗人自身才能浅薄的遗憾心情。这两个句子,一方面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藩邦领土的关心与牵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能而产生的羞愧感。

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安南国王的美好祝愿。“临别何须重金币”,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于安南国王深情厚意的感激之情,又流露出了自己对于金钱的淡泊之志;“赠言馀意忆他年”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能够继续为藩邦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安南国王未来的美好生活的祝愿。

此诗通过赞美大明王朝的声威教化、表达对于安南国王的感激之情以及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等方式,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