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尽长安十斛尘,频年倦封帝城春。
上书敢问中兴相,结袜原多侍从臣。
雪入敝裘侵短袂,风吹蓬鬓垫疏巾。
细听玉漏朝天去,且取华灯照故人。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宴集和自己的登楼观景所写。首联“抖尽长安十斛尘,频年倦封帝城春”,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和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颔联“上书敢问中兴相,结袜原多侍从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以及对朋友的珍视之情。颈联“雪入敝裘侵短袂,风吹蓬鬓垫疏巾”则通过描绘寒冷天气和飘飞的雪花,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尾联“细听玉漏朝天去,且取华灯照故人”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和自己的朋友安危。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情和高远的志向。

注释:抖尽长安十斛尘,频年倦封帝城春。——长安,指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十斛尘,形容京城的繁华热闹。频年,几年。封帝城春,形容皇帝身边的侍从官员众多。上书敢问中兴相,结袜原多侍从臣。——上书敢问,表示诗人敢于直谏。中兴相,指辅佐皇帝振兴国家的宰相之职。结袜,指穿袜子。侍从臣,指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员。雪入敝裘侵短袂,风吹蓬鬓垫疏巾。——敝裘,破旧的皮衣。侵,侵入。短袂,指短袖的衣服。风吹蓬鬓,形容头发被风吹乱的样子。垫,塞住、堵住。疏巾,指松散的头巾。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严寒中依然坚持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细听玉漏朝天去,且取华灯照故人。——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朝天,指皇宫。华灯,美丽的灯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和自己的朋友安危。

赏析:这首诗以“元夜”为题,通过诗人对友人宴集和登楼观景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繁华而深沉的都市图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京城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忧国忧民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人生哲理的重要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