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门上拥旌麾,分布貔貅靖岛夷。
国计实烦唐节使,军容宁比汉官仪。
策功自释袁安愤,缘数谁逢李广奇。
二百年来劳养士,选锋今正答恩时。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翻译

  • “饷军”:这是古代对士兵进行粮食和物资供应的习俗。
  • “麒麟门上拥旌麾”:描述了一个壮观的景象,在麒麟门(可能是某个重要军事地点),士兵们举着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威严和力量。
  • “分布貔貅靖岛夷”: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代表勇猛;这里指的是士兵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以武力平息叛乱或敌人。
  • “国计实烦唐节使”:这里的“节使”指的是负责国家财政和政策的官员,表明国家的财政问题确实需要这样的官员来解决。
  • “军容宁比汉官仪”:汉官仪可能是指汉朝时期的官方礼仪或传统,这里用来形容唐朝军队的军容庄重、整齐划一。
  • “策功自释袁安愤”:这一句中的“策功自释”可能指的是自我安慰、自我解惑之意;“袁安愤”指的是袁安因为不满而感到愤怒。这句话可能在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内心的不安或是不满。
  • “缘数谁逢李广奇”:这可能是在说某人恰好遇到一个难得的人(李广),他拥有非凡的才能和能力。
  • “二百年来劳养士”:表示自两百年前以来,一直为国家培养和供养人才。
  • “选锋今正答恩时”:意味着现在正是报答国家恩情的时候。

2. 关键词注释

  • 麒麟门:古代用于军事或重要仪式的场所。
  • 旌麾:古代军队指挥用的旗帜。
  • 貔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生物,常用来象征勇猛的士兵。
  • 国计:指的是国家的财政和经济状况。
  • 节使:古代负责财政、政策等事务的重要官员。
  • 汉官仪:指汉朝时期的官方礼仪或传统。
  • 袁安: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因不满现状而感到愤怒。
  • 李广: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以其勇敢和才能著称。
  • 二百年:指从唐朝开始到现在的时间跨度。
  • 选锋:选择最精锐的士兵组成先锋队。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军队的一个场景,强调了士兵的重要性、朝廷官员的职责以及选拔士兵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和文化元素,展现了唐代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繁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和责任的重视,以及对英勇战士的赞扬。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