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戴三山弱海东,城南咫尺亦堪同。
卿云缭绕孤峰外,瑞色冲腾杳霭中。
影结楼台临绝涧,光生岩岫散晴空。
高人对此自怡悦,不羡飞扬逐大风。
澹然亭八景有序小有钟声鳌戴三山弱海东,城南咫尺亦堪同。
卿云缭绕孤峰外,瑞色冲腾杳霭中。
影结楼台临绝涧,光生岩岫散晴空。
高人对此自怡悦,不羡飞扬逐大风。
注释:
澹然亭八景:指在澹然亭周围所看到的八个景色或景点。
小有钟声:小有钟,又称“大悲圣像”,是唐代著名的古钟,因钟上刻有佛像而得名。
鳌戴三山弱海东,城南咫尺亦堪同。
卿云缭绕孤峰外,瑞色冲腾杳霭中。
影结楼台临绝涧,光生岩岫散晴空。
高人对此自怡悦,不羡飞扬逐大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澹然亭周围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欣赏和感受。首句“澹然亭八景有序”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描绘澹然亭周围的景色。接着,诗人以“小有钟声”为引子,引出了澹然亭的美景。
第二句“鳌戴三山弱海东,城南咫尺亦堪同”。这里的“鳌”指的是传说中的巨鳌,而“三山”则是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用“弱海东”来形容澹然亭的位置,既突出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三句“卿云缭绕孤峰外,瑞色冲腾杳霭中。”进一步描写了澹然亭周围的景色。其中,“卿云缭绕”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孤峰外”则表明了澹然亭所在的位置。而“瑞色冲腾杳霭中”则描绘了澹然亭周围的景色之美,既有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又有瑞气冲天的吉祥之意。
第四句“影结楼台临绝涧,光生岩岫散晴空。”则是对澹然亭周围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影结楼台”形象地描绘了澹然亭周围的建筑之美;“光生岩岫”则表现了日光洒在山上的情景。这两句诗将澹然亭周围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最后两句“高人对此自怡悦,不羡飞扬逐大风。”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在这里,“高人”指的是具有高洁品质的人;“怡悦”则表示愉悦、满足的意思。诗人通过对澹然亭美景的欣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不羡飞扬逐大风”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不愿随波逐流,而是选择坚守内心的信念与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澹然亭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之情。同时,诗歌中也蕴含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