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类元非我,徒云附大邦。
摧锋看有几,授钺诧无双。
止可追骄虏,谁令戮已降。
哀哀闻巷哭,泪血染西江。

译文:

我族与朝廷非亲,只空言依附大汉朝。

冲锋陷阵的勇将能有几人?授以兵权的人真是无双。

只能追杀骄横的敌人,谁让我杀降俘之人?

哀哀的巷哭传来,泪水染红西江水。

注释:

  1. 土酋四首有引 其一:这是一首描述土酋(边疆民族首领)的诗。其中“土酋”指的是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
  2. 族类元非我:我族不属于朝廷。这里的“族类”泛指某个部落或家族,“我”指的是作者所属的汉族。
  3. 徒云附大邦:我只是空谈依附朝廷。
  4. 摧锋看有几:想要冲锋陷阵的勇将能有几人?
  5. 授钺诧无双:授予权力的人真是无双。
  6. 止可追骄虏:只能追杀骄横的敌人。
  7. 谁令戮已降:是谁下令杀害已经投降的人?
  8. 哀哀闻巷哭:悲哀地听着巷子里的哭泣声。
  9. 泪血染西江:泪水和血液染红了西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疆民族首领被朝廷所杀的悲歌。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朝廷与边疆民族首领之间的关系,以及朝廷对边疆民族首领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边疆民族首领的哀悼之情。

从结构上看,全诗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归属的看法;第二部分通过对比,展示了朝廷与边疆民族首领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描绘了边疆民族首领被朝廷杀害的情景;最后一部分表达了对边疆民族首领的哀悼之情。

从情感上看,这首诗充满了悲伤、愤怒和无奈。通过对边疆民族首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朝廷政策的失望。同时,通过对朝廷杀害边疆民族首领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边疆民族首领的同情和哀悼之情。

《土酋四首有引 其一》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边疆民族首领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边疆民族首领的同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