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门蓬径隐烟霞,草就玄经自一家。
载酒许人时问字,不知谁复似侯芭。
诗句:荜门蓬径隐烟霞,草就玄经自一家。
译文:简陋的门径旁生长着蓬草,我独自研读《老子》这部玄学经典,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学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自己简朴生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研读《老子》,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世事浮华时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内心的感悟。
“荜门蓬径隐烟霞”这一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荜门,是指简陋的门;蓬径则形容门前长满蓬草的小径。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营造了一种朴素、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条件的不满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草就玄经自一家”表达了诗人对《老子》这部玄学经典的深入研究。在这里,“玄经”指的是道教的经典之作《道德经》。通过研读《老子》,诗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解,这种学术上的独立思考体现了他超越世俗的思想境界。
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对《老子》的理解,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没有被世俗所累,而是选择了一种简单而平静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追求,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生命的真谛,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生活和思想的描绘,也是对古代隐逸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心灵的充实和自由。这种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