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如带玉为堆,不减昆丘石洞开。
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
【注释】
壶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有十景:长桥飞瀑、玉屏晚照、石城烟雨、东流草色、西泠秋月、北固晴云、南漪红树、秦淮晚泊、钟阜晴岚、石头春晓。诸景各有题咏,共十首,此其一。引沙堤:引水为沙的堤道。横玉:横卧于水中的玉石。不减昆丘:不如“昆丘”那样雄伟。昆丘:传说中的大泽,即《山海经》之“大荒之中,有人曰禺强,是始生以处大泽”。石洞开:石穴张开如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南京壶山十景的诗。诗人把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通过写景寄情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起句:“长堤如带玉为堆”。“带”字用得好,既写出了堤的宽长,又写出了堤的颜色。而“玉为堆”三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堤两旁的景色。
第二句:“不减昆丘石洞开。”昆丘,传说中昆仑山,是天下名山之一。昆仑山上的石洞,也是天下有名的。诗人用“不减”一词,说明南京壶山之美丽并不逊色于昆仑山的石洞。
第三、四两句:“似为明时徵海晏,川原随处效珍来。”“徵”通“征”,意思是求取,这里指寻求。“川原”、“珍来”都是指物产丰富。这两句说,诗人觉得南京壶山的美丽,好像明朝时期寻求海晏一样,到处都呈现出物产丰富的景象。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