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明吾志,金鉴为君敷。
道本侔伊吕,言堪等训谟。
唐室方求理,曷自混贤愚。
及尔播迁日,追思亦已徒。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白羽明吾志
  • 白羽:这里指白色的羽毛,通常象征纯洁和高远的志向。
  • 明吾志:明确自己的志向。
  • 译文:用白色的羽毛来照亮我的意志和追求,表明自己要追求高尚的理想。
  • 注释:这里的“白羽”象征着纯洁和高远,而“明吾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理想的清晰认识。
  1. 金鉴为君敷
  • 金鉴:金色的镜子,象征着公正和权威。
  • 为君敷:为君王阐述或指导。
  • 译文:用金色的镜子来为君王阐述真理。
  • 注释:这里的“金鉴”比喻为君王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启示,而“敷”则意味着传授或阐述。
  1. 道本侔伊吕
  • 道本:根本的道理或原则。
  • :相等、相似。
  • 伊吕:伊尹和吕尚,古代著名的贤臣。
  • 译文:道理本应与伊尹和吕尚相媲美。
  • 注释:这里的比喻意在表达理想的治国之道应当效仿古代贤臣的智慧和才能。
  1. 言堪等训谟
  • 言堪:言语可以成为指导。
  • 等训谟:与先贤的教导相匹敌。
  • 译文:言语足以与先贤们的教导相媲美。
  • 注释:这里的“言堪”强调了言论的力量和价值,而“等训谟”则表示这些言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 唐室方求理
  • 唐室:唐朝的王室。
  • 方求理:正在寻求治理国家的道理。
  • 译文:唐朝的王室正在寻求治理国家的正确道理。
  • 注释:这里的“唐室”特指唐朝,而“方求理”则表示唐朝的统治者正在积极寻找治国的良方。
  1. 曷自混贤愚
  • :何,为什么。
  • 自混:混杂。
  • 贤愚:贤能与愚蠢。
  • 译文:为什么贤者和愚人会混杂在一起。
  • 注释:这里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行为混杂、不分贤愚的担忧和困惑。
  1. 及尔播迁日
  • 及尔:你。
  • 播迁:迁移、迁徙。
  • :时候。
  • 译文:在你迁徙的时候。
  • 注释:这里的“及尔”是对对方的称呼,而“播迁日”则是指特定的时间或时刻。
  1. 追思亦已徒
  • 追思:追念、思考。
  • 亦已:已经。
  • 译文:追念过去也已经是徒劳无益了。
  • 注释:这里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而“亦已”则强调了这种怀念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政治理念的体现。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治理国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