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斜看石壁,篱落半山岑。
可惜美人暮,宜披幽士襟。
雪添庭际色,月鉴岁寒心。
客为清吟惯,焦琴坐绿阴。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三年(1299)。是作者在江西南昌任上时,对友人邝子见爱怜古梅而作。
首联“呼鸾道左有古梅一树欹枝蜿蜒相传汉台旧物久埋没于榛棘间”。写诗人与朋友邝子同游南昌城东,见有一株古梅挺拔于道旁,枝干倾斜,弯曲盘旋,相传是汉代遗物,早已被野草掩埋。这里,诗人把古梅比作天上的仙女,呼鸾招凤而来,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诗人赞美了这株古梅的奇特,也表达了自己的惊喜之情。
颔联“邝子见而怜之募置庭阴自言为此花市骏比及长至粲然着花获瑶华之报厚矣邝子欣然喜赋余辈为之嗣响”。颈联“横斜看石壁篱落半山岑”。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图画:诗人和朋友们站在半山上,观赏着那棵古梅,只见横斜的岩石,稀疏的篱笆,半山的山峰,显得特别高峻,令人肃然起敬。
尾联“雪添庭际色月鉴岁寒心客为清吟惯焦琴坐绿阴”。写诗人和朋友一同欣赏梅花,一边吟咏,一边品赏。诗人看到窗外飘落的大雪,更加增添了庭中的景色;月亮照着梅花,更显出它的洁白,诗人不禁感慨地说:“岁月如流,光阴易老,我们要好好珍惜时光。”最后一句“客为清吟惯焦琴坐绿阴”,写出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他一边吟咏,一边弹奏,坐在绿荫下,悠然自得。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它不仅描写了梅花的风姿,还表现了诗人的志趣和胸怀。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