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敝貂裘垫角巾,归来犹有下机人。
足伤不谓重遭刖,舌在还堪共食贫。
白板扉中棋墅旧,黄花篱外酒帘新。
三年斲就公输凤,莫叹京华陌上尘。
【解析】
本诗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诗人下第归家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其一,首句“垂敝貂裘垫角巾”是说诗人在落第归来后,身上穿着破旧的貂皮袍子,戴着角巾回家。这里用典,“貂裘”代指官职,“角巾”代指隐者的身份,诗人以身披破裘、头戴角巾的形象,形象地描绘自己落第后的处境。
其二,“归来犹有下机人”,意思是说诗人虽已经落第归家,但还有人在等待他的回归,这一句表明了诗人虽然落第,但仍有人看重他。
其三,“足伤不谓重遭刖,舌在还堪共食贫”。“足伤”指因落第而受挫折,“舌在”是指诗人依然能言善辩,善于言辞。两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我因落第而受到打击,但我还能说话,而且还能同别人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
其四,“白板扉中棋墅旧,黄花篱外酒帘新”。诗人通过写自己过去与朋友下棋、饮酒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里的“棋墅”、“酒帘”都是诗人对朋友隐居生活的美好想象。
其五,“三年斲就公输凤,莫叹京华陌上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经过三年的时间雕琢,终于成为一只美丽的凤凰,不要感叹京城路上的尘土。诗人在这里用“公输凤”比喻自己,说自己虽然落第归家,但仍然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人。“公输”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匠鲁班,“凤”指凤凰,这里指凤凰涅槃后重生,比喻人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
【答案】
下第归家
垂敝貂裘垫角巾,归来犹有下机人。
足伤不谓重遭刖,舌在还堪共食贫。
白板扉中棋墅旧,黄花篱外酒帘新。
三年斲就公输凤,莫叹京华陌上尘。
译文:
垂败的貂皮袍子垫着旧角巾,归来之后还是被人们所期待的人。脚受伤了不说是被砍去双足,我的舌头还在还能吃吃喝喝过清贫的生活。白板门里曾经有棋盘棋子,黄菊篱笆外面又有酒旗招展。经过三年的雕琢,终于成为一只美丽的凤凰,不要感叹京城路上的尘土。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是诗人落第归家时写的。当时他虽然已名落孙山,但还未彻底丧失信心,仍抱有希望。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并借咏史抒怀,表达自己不愿做官,只求隐居山林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清丽,风格清新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