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湍声万壑雷,梵王楼阁此中开。
茶烟初起晓钟罢,梅雨半晴春水来。
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
扁舟稳系垂杨下,一笑登临亦快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峡山寺次西庵孙先生韵》。下面逐句解释:
两岸湍声万壑雷,梵王楼阁此中开。
注释:湍声万壑雷 - 形容水流的声音如同雷声一般响亮,峡谷中的回响。梵王楼阁 - 指的是寺院的建筑。
赏析:首联描绘了峡谷中的寺庙建筑在激流声和雷声的包围中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仿佛一座座楼阁自峡谷之中缓缓升起。茶烟初起晓钟罢,梅雨半晴春水来。
注释:茶烟初起 - 早晨,茶园里的烟雾刚刚升起。晓钟罢 - 清晨,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已经结束了。梅雨半晴春水来 - 春天的雨水开始停止,晴朗的天气使得河水上涨。
赏析:第二联表达了一个从晨曦到日出的宁静时刻,寺庙里的钟声伴随着茶园的烟雾渐渐散去,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雨水的停歇。这里的“梅雨”可能是指春季特有的降雨现象,而“春水来”则描绘了水位上升的景象。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
注释:绿树低环 - 形容树木环绕着一块石头,形成了一种幽静的氛围。白云长护 - 描述白云长时间地守护着钓鱼台,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赏析:第三联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绿树环绕着一块石头,象征着心灵的宁静;白云长久地守护着钓鱼台,体现了自然的恒久和人对自然的敬畏。扁舟稳系垂杨下,一笑登临亦快哉。
注释:扁舟稳系 - 指船稳稳地系在垂杨柳下。笑登临 - 指轻松愉快地登上高处,享受美景。亦快哉 - 表示也很高兴、很快乐。
赏析:末联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诗人在柳树下系好船只,轻松愉快地登上高处欣赏美景,心情愉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乐,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