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倚碧山,高人读书处。
搔首出门来,月明天未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长松倚碧山,高人读书处。

长松:松树。碧山:青翠的高山。高人: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搔首出门来,月明天未曙。

“搔首”是形容发愁的样子。天明:天亮了。

译文:

高耸的古松倚靠着青色的高山,这是隐士读书的地方。

我搔着头发出门来了,只见明月还没有升上天空,东方的天空还是朦胧的。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以“长松”和“碧山”点染书屋的所在环境。“长松倚碧山”,写出了书屋的幽静,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偏爱。“高人读书处”,表明这是文人雅士们经常来往的地方,他们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作画。

第三句写人,用一个“搔”字表现了诗人因思乡而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的形象。“搔首出门来”,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又表现了他的苦闷和惆怅。

尾联写景,以“月明天未曙”点染书屋所在的时间,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惆怅之情。

这首诗描写了隐士读书的环境,抒发了作者思乡的情怀,全诗语言简洁朴素,意境深远。

【答案】

示例:长松倚碧山,高人读书处。

长松:松树。碧山:青色的高山。高人: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搔首开门来,月明未到曙。

搔首:形容发愁的样子。开门:推开门。月明:月光明亮。未曙:还未亮。

译文:

高高的松树靠着青翠的高山,这就是隐居读书的地方。

我用手搔着头发走出了屋门,只见月亮还没升起,天色还不明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