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头松桧与山齐,屋外飞泉落小溪。
野老相逢多款曲,杖藜时过石桥西。

屋头松桧与山齐,屋外飞泉落小溪。

野老相逢多款曲,杖藜时过石桥西。

注释:

  1. 屋头松桧与山齐:屋檐下的松树和桧树高耸入云,与山峰齐平。
  2. 野老相逢多款曲:遇到乡村的老者,常常一起品评诗词。
  3. 杖藜时过石桥西:拄着拐杖走过一座石头桥向西走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赵文贵家看到一幅画后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风景画面。
    首句“屋头松桧与山齐,屋外飞泉落小溪。”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屋檐下生长的松树和桧树与远处的山峰相齐,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屋外的泉水从高处落下,汇成一条小溪,流淌在屋前。这里的“飞泉”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速度和力量,给人一种动感。同时,“小溪”二字又让人感受到水的力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形成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
    次句“野老相逢多款曲,杖藜时过石桥西。”则进一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在这里,诗人通过“野老”一词,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者。他可能因为欣赏这幅画而来到这里,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散步。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仿佛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时而品评诗词,时而相互交谈,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一句“杖藜时过石桥西。”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收束。诗人用“杖藜”一词,形容这位老者行走的样子,显得从容而优雅。他走过一座石桥,走向西边,似乎在寻找什么或等待着什么。这里的桥象征着生活的分界线,也象征着人生的起起落落。而老者的身影,则象征着人生的一种态度——顺其自然,享受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