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到风非凯,飘来叶是梧。
金天初献白,玉烛转辞朱。
带露葭争起,惊霜木渐枯。
云行兼过雁,月出护栖乌。
远塞愁衣薄,寒闺叹影孤。
班妃长贮恨,纨扇重嗟吁。

【注释】

吹到风非凯:风吹到,不是欢乐。

飘来叶是梧:飘落的树叶落在梧桐树上。

金天初献白,玉烛转辞朱:金秋九月,天上银河出现于北方,太阳西斜,月亮升起。

带露葭争起,惊霜木渐枯:带着露水的芦苇争先飞起,被霜打过的树渐渐枯萎了。

云行兼过雁,月出护栖乌:云彩运行在天空,越过大雁;明月从东方出来,照亮了栖息的乌鸦。

远塞愁衣薄,寒闺叹影孤:边疆的戍卒感到衣服单薄,而远离家乡的妻子则感叹只有自己的影子。

班妃长贮恨,纨扇重嗟吁:班婕妤长久地珍藏着怨恨,用纨扇轻拭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时所作,当时他因受排挤而被迫离开长安,长期居住在洛阳。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凄凉之感。全诗写景抒情并举,意境清冷,语言简练。

首联“吹到风非凯,飘来叶是梧”。秋风萧瑟,吹拂着万物,使它们都感到了秋天的到来。诗人将落叶比作飘落的梧桐,形象地描写出秋天的气息和景象。

颔联“金天初献白,玉烛转辞朱”。“金天”指秋季,“白”为日出之象。诗人描绘出一幅秋天的景色:太阳西沉后,月亮升起,天空中银河闪烁,如同玉烛燃烧一样明亮。诗人用“白”“红”两色形容日出与月升时的光辉,生动地表现出秋天的壮丽景色。

颈联“带露葭争起,惊霜木渐枯”。诗人以芦苇为比喻,写其迎风而起的姿态;以霜打树木的景象,表现其凋零的状态。这既写出了秋风的特点,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尾联“云行兼过雁,月出护栖乌”。云彩在天空自由自在地行走,越过大雁,明月在东方升起,守护着栖息的乌鸦。诗人用“行”、“过”、“护”、“出”等动词描写出大自然的动态美,又以“鸦”字暗喻自己的心境,表达出孤独、凄凉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清冷,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