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兮,不食心言。解剑挂墓兮,道攸存。
延陵季子兮,不食心言。 —— 《延陵季子歌》
译文:
延陵季子啊,你不吃那虚假的话语。你解下宝剑悬挂在墓上,是为了守护道义长存。
赏析:
这首诗是明思宗崇祯年间的士人黎景义的作品。他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将古代的忠义精神与现代的道德观念相结合,创作了这首《延陵季子歌》。
“延陵季子兮,不食心言”这一句中,“延陵季子”指的是春秋时吴国的一位贤臣伍员(即伍子胥),他因被诬陷谋反而逃亡至楚国,并最终返回吴国辅佐吴王阖闾。这句诗通过伍子胥的故事,寓意着坚守信念、不被虚假之言所动摇的精神。这里的“不食心言”,意味着不轻信谗言、不随波逐流,而是坚持内心的信念和价值观。
“解剑挂墓兮,道攸存”这一句则是对伍子胥忠诚于国家、坚守正义的行为的赞美。这里的“解剑挂墓”指的是伍子胥将自己的佩剑悬挂在墓地,以此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忠诚。而“道攸存”则意味着这种忠诚和坚守不仅保存了自己的名誉,也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作出了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故事的引用和解读,传达了作者对坚定信念、坚守正义的赞美。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像伍子胥一样,不为谗言所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