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霜落夜漫漫,风入疏棂客枕寒。
戍鼓敲残鸡乱唱,半轩明月照栏干。
【注释】:
乌啼(wū tí):乌鸦的啼叫。
香严寺:寺院名,故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西。
夜漫漫:长夜漫漫。
客枕:旅人、过客的枕头。
戍鼓:古代边远地区的一种更夫用的短鸣木铎。
鸡乱唱:公鸡打鸣。此处指报晓的公鸡叫声。
轩:廊子,指房间的一边。
【赏析】:
这首五绝,以凝炼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寒夜孤寂的月夜图。
首句“乌啼霜落夜漫漫”,写天将拂晓时分,诗人正卧听远处传来的乌鸦的啼声和飘洒的细霜,不觉夜已渐深。次句紧承“夜漫漫”而来,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幽静冷清的气氛。第三句“风入疏棂客枕寒”,写诗人听到鸡声之后,起身开窗一看,只见一阵微风扑面而来,凉气袭人,不禁又感到阵阵寒意袭来。这两句从听觉、触觉两方面着笔,把夜的寂静和寒气写得十分逼真。
最后一句“戍鼓敲残鸡乱唱,半轩明月照栏干”,写当诗人刚刚打开窗户,准备去关那报晓的鸡时,突然被一声急促而又凄厉的鼓声所惊醒。原来这是一更时的戍鼓声。在这寒冷的深夜里,鼓声尤为凄凉。这时又听见公鸡在乱叫,诗人不禁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故乡的明月。他推开窗来,看到月光映照着栏杆和屋檐,使周围的景物都笼罩在一片清冷之中。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听到鸡声后的心情变化,也写出了他看到月光时的感受。
全诗写景工致,用词准确,意境幽美,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写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