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粱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诗句释义
1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边风: 这句诗表明这是一首名为《塞垣边风》的诗歌,作者是从兄湛之。塞垣指的是边塞,边风可能是指边疆的风。
候雁发金河:描述候鸟大雁开始在黄河(金河可能是特指)出现,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纷纷带雪过:描述候雁带着雪花飞过。这里的“带”字用得非常形象,传达了候雁飞行时翅膀上覆盖着雪花的景象。
阵连关月小:描述了天空中雁群排成的队形,像月亮一样密集排列,形成了一个“阵”,而“小”则形容了月亮被雁阵遮挡后显得较小。
声断塞风多:雁鸣声因为塞外狂风而中断或减弱。这里强调了塞外的强风对候鸟飞行的影响。
高举愁粱稻:形容候鸟因高空飞行而担忧地面的庄稼(梁稻可能指代农作物),这里的“愁”字表达了候鸟对农业生产的关切。
低飞怯网罗:描述了候鸟害怕被捕捉的情境,即使是在飞翔时也不敢轻易进入网罗之中。
羽毛非敢惜:表达了鸟类对自身羽毛的重视程度,认为即使它们可以自由飞翔,也不愿意轻易舍弃。
书札奈君何: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力感,即使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无法改变什么,暗示了一种悲壮或无力的情怀。
译文
候鸟开始在金河畔出现,纷纷带着雪花飞过。
它们排成队伍连接着月亮,声音因塞外风大而中断或者减弱。
它们高高地飞翔,担心地面上的庄稼,但也不敢轻易飞进网里。
鸟儿的羽毛是珍贵的,但它们也不敢轻易放弃,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候鸟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候鸟的生活习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金河边”“雪花”“阵连关月小”等,都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另外,诗人通过候鸟的飞行、停留和栖息等动作,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