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峰相对奇,绿潭疏影湛涟漪。
桂薰萧帝龙舒碣,竹采轩辕阮隃枝。
梅信先春传庾峤,潮痕经宿落天池。
酒酣偶失和光路,五色榴花不可知。
注释:
七十二峰相对奇,绿潭疏影湛涟漪。
桂薰萧帝龙舒碣,竹采轩辕阮隃枝。
梅信先春传庾峤,潮痕经宿落天池。
酒酣偶失和光路,五色榴花不可知。
译文:
游飞来憩和光洞寻五色榴花率尔忘归
七十二座山峰相对立,清澈的水面映衬着微风轻拂。
桂花飘香如同帝王之府邸,龙蛇盘踞在山石之上。
竹林采自轩辕皇帝时期,阮籍攀爬于天池之旁。
梅花消息先于春天传递到庾岭,潮水的痕迹在夜晚消逝在天池之上。
醉酒后误入了和光洞寻找五彩榴花,却不知它究竟藏身何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联“七十二峰相对奇,绿潭疏影湛涟漪。”以奇特的景色作为开篇,描绘出七十二座山峰相互对峙的壮观景象,以及清澈见底、波澜荡漾的绿潭。颔联“桂薰萧帝龙舒碣,竹采轩辕阮隃枝。”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人文元素,如桂花的清香如同帝王之府邸,龙蛇盘踞在山石之上;竹子则是从黄帝时期采集而来,阮籍攀爬于天池之旁。颈联“梅信先春传庾峤,潮痕经宿落天池。”则将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结合起来,梅花的消息先于春天传递到庾岭,而潮水的痕迹经过一夜的沉淀消失在天池之上。尾联“酒酣偶失和光路,五色榴花不可知。”则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后误入和光洞寻找五彩榴花的经历,但最终未能找到它的位置。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