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叶烂不还乡,五月玄岩尚带霜。
梦入花田看越女,手擎丹荔倚斜阳。
注释:芙蓉叶烂不还乡,五月玄岩尚带霜。
芙蓉叶烂了还不回到家乡,五月初夏的玄岩山仍然带着霜气。
梦入花田看越女,手擎丹荔倚斜阳。
梦见到了越女在花田中游玩,手里捧着鲜红的荔枝靠在夕阳下休息。
芙蓉叶烂不还乡,五月玄岩尚带霜。
梦入花田看越女,手擎丹荔倚斜阳。
注释:芙蓉叶烂不还乡,五月玄岩尚带霜。
芙蓉叶烂了还不回到家乡,五月初夏的玄岩山仍然带着霜气。
梦入花田看越女,手擎丹荔倚斜阳。
梦见到了越女在花田中游玩,手里捧着鲜红的荔枝靠在夕阳下休息。
诗句,译文,赏析,关键词《山中送友人归途已长触物有叹》 1. 诗句原文 劳劳为客倦,日日送人归。 芳草雨中碧,杨花愁处飞。 农夫戒春及,老少咸相依。 谁能去乡井,终负越山薇。 2. 译文 在山中送别我的朋友,我感到非常疲倦和厌倦。每天送走他,我都会回家。 雨水中的青草是碧绿色的,而杨花飘落的地方让人感到忧愁。农夫告诫我们春天即将到来,老少都在一起互相依赖。谁能离开家乡,终究会辜负越山的野薇呢?
诗句输出: 崇林秀春木,归马激鲜飙。 浊酒不肯饮,旅怀何处销。 注释解释: - 崇林秀春木:形容春天的林木茂盛而美丽。 - 归马激鲜飙:形容马儿奋力奔跑,激起清新的风。 译文输出: 在春天的崇山峻林中,马匹奋力奔腾,仿佛要与春风竞速。我端起一杯浊酒,却难以消解心中的孤寂和迷茫。我的旅居之思,在这茫茫人海中,究竟该向何处安放?莫忘吴苑(吴王宫苑)旁的那棵古树,月光下,那桥依然如旧
【注释】 “皖城”,安徽省的简称,这里指安徽境内。石巢先生:即李渤,唐代著名隐士,字明叔,号愚溪先生,自称愚溪野老,隐居于皖城东边的愚溪谷中。 披衣:穿上衣服,准备出行。皖城口:安徽城门外。口:门。坳(ào):山坡。 辟世:脱离尘俗。归愚:回到愚公移山的精神。愚谷:喻指愚溪谷,是李渤隐居的地方。 移山到石巢:传说李渤曾用石头建造屋舍,所以称“移山”。 鹤林:松树林,以鹤为象征。松露滴
【注释】 隋堤:即隋炀帝的汴河堤岸。 细雨桃花岸:形容春天的景象。细雨、桃花,都是景物,岸是名词,指堤岸。 黄鸟声:指黄莺叫声。 君去:指友人离去。 我劳:指自身劳累。 行云与流水:比喻行踪不定。 【译文】 长满野草的堤上送别漆雕龙,离居伤别情。 细雨蒙蒙春色满桃岸边,春风里黄莺啼鸣声声。 你离去后又有谁识得我?我独自劳作有何成就可言? 白云悠悠,流水东去,日日夜夜我只能孤身一人远征。
【解析】 1.“文选楼答石巢先生人日见寄”:文选楼,即江总的文选楼。石巢,指沈约,字休文。石巢先生是《南史·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沈约传》所记沈约字休文,一字叔本,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人,南朝齐、梁时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公元499年春正月初一(农历),沈约在文选楼上写了一首七言古诗《酬谢法曹游吴郡西郊经王司空庄》。 2.翻译诗句: ①汊雁归南国,传书下皖城。 ②老敦彭泽节
【注释】 松磞:松木的根瘤。 磊砢(lěi kè):形容山石重叠、参差的样子。 青山怀古人:把青山看作怀念古时贤人的场所。 碧落:天空。 酌酒浮青春:斟满酒杯,让青春在杯中飘浮。 寂寞巢居下:独自栖息在岩石上的鸟巢里。 岩花:山中的野花。 津:水边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的诗。诗人借对五松天门冷云巢居的探访,抒发了对古贤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松磞抱天石,磊砢留高真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是明代诗人邝露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乡的画面,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第一句:白下蝉声急 - 白下:指南京城,古代南京有“白下”之称,这里可能指的是南京城内的某个地方。 - 蝉声:蝉鸣的声音,常在夏天出现,象征着炎热的夏季。 - 急:急促,这里形容蝉鸣声急促,给人一种夏日炎炎的感觉。 2. 第二句:朱明客独归 -
皖口值区启图出宰当阳皖水入江口,地名皖口。此处有“区启”,是县名。区启在今安徽寿县,汉末置为县。 微官君自去,楚水日遥遥。 我虽为一微官,君却要离去。楚水向东流,遥看楚水悠悠。 紫盖新花县,当阳旧阪桥。 紫盖山下的县城,当阳城边的古桥。 荆吴中酒别,南北断蓬飘。 江南和北都分别,蓬草随风四散飘。 郢曲高难和,非君莫见招。 郢地的曲子高亢难和,没有君就没有我的音调。 赏析:
逐客同征雁,翩翩出塞垣。 夸胡曾断臂,哭汉不归魂。 别久见如梦,相看无一言。 龙精千尺雪,持照昔人心。 逐客同征雁,翩翩出塞垣。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被送离京城的人一同远行,如同大雁那样从城墙上飞出,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夸胡曾断臂,哭汉不归魂。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被送离京城的人的同情和哀悼之情。夸胡曾断臂,暗示着被送离京城的人可能遭受了不幸或磨难;而哭汉不归魂
杏花堰访紫菭隐君 枫林二月雪,雪霁问君家。 玉笈芝房气,铜陵杏堰花。 更清鼍出瀑,笙迥鹤梯霞。 不注丹台箓,吾生信有涯。 注释: 1. 枫林二月雪:描写了枫树林在二月的雪景。 2. 雪霁问君家:大雪过后,询问紫菭隐君的居所。 3. 玉笈芝房气:形容紫菭隐君家中环境清幽雅致。 4. 铜陵杏堰花:描绘了铜陵县杏花堰上的美景。 5. 更清鼍出瀑:形容瀑布更加清澈见底。 6. 笙迥鹤梯霞
【释义】 风幡堂答天和尚,水尽月还未明。空摇幡旗不飞翔。 自怜心事转凄凉,欲辨已忘机巧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风幡堂答天和尚的禅理,借以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感慨。首联点出时间:夜深了;地点:风幡堂答天和尚处。颔联写和尚面对空无一物的幡旗,却毫无动摇之意,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颈联写诗人因心有感触,而无法辨析其真伪,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尾联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之悲
初拜官呈陈乔生黄门 赏析明代邝露《黄金台》诗作 1. 诗作概览 - 诗人基本信息 - 作品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 - 诗作主题与情感倾向分析 2. 诗意解析 - “室威仪睹大君”意象解读 - “黄金台上客如云”描绘景象 - “凤凰薇省初沾命”中象征含义 3. 语言特色 - 古诗词修辞手法运用 - 对仗、排比等技巧分析 - 诗句意境与形象表达 4. 鉴赏与评价 - 诗歌艺术成就评价 -
【注释】 访:探望。雪初:雪刚停。剡曲:剡溪,在浙江嵊州西南。庾关:庾岭关,在江西赣县北,是通往越地的要道。回鸾:指鸾鸟盘旋飞翔的样子,这里比喻朱光夜的飞黄腾达。秦斯篆:秦始皇的铭文,这里借指帝王之书。翔鹤仍归谢傅山:谢灵运曾隐居在会稽的山水间,这里用“谢傅山”暗指会稽。九辩:即《离骚》。五君:即战国时楚国的五位贤人屈原、宋玉、景差、唐勒和伍员(子胥),这里泛指古代文人。孤月悬相待
佚题 溶溶月色碧于苔,风静菱花几个开。 小艇不知何处去,载将秋色过江来。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溶溶月色碧于苔:形容月光如碧绿色般清澈,仿佛覆盖在地面上的苔藓之上。 2. 风静菱花几个开:菱花,即菱叶,此处借指荷花,意味着在风平浪静时,荷花有几朵能开放? 3. 小艇不知何处去:小船随波逐流,不知最终漂向何方? 4. 载将秋色过江来:秋天的气息被小艇携带着渡过了江面。 译文
诗句释义与赏析: 楚中:指代湖南,因湖南古时属楚国之地。 芙蓉霜老碧波潭,雪破鲈鱼霜破柑。 - “芙蓉”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即荷花。“霜老”则形容这种荷花在秋霜的洗礼下,颜色更加深沉,仿佛霜花覆盖。 - “碧波潭”描述了清澈见底的湖水,其中荷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 “雪破鲈鱼”与“霜破柑”相呼应,形象描绘了深秋时节,湖中的鲈鱼和橘子被寒霜打落的情景。 读能离骚无一事,半篷秋色下湘南。
译文: 鼠穴秋鹰击,牛涔尺鲤稀。 虎头班笔弃,兔晕白登围。 龙剑冲星合,蛇矛却月飞。 马蹄穿玉塞,羊角上金微。 猴咽胡笳引,鸡号汉月辉。 狗瓠应褫魄,猪矢载忘归。 注释: 十二生肖:中国古代将动物划分为十二生肖,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 鼠穴秋鹰击:秋天的老鼠洞里,有鹰在捕猎。 牛涔尺鲤稀:牛塘里的水浅,连尺长的鲤鱼都难以存活。 虎头班笔:用虎皮制成的笔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