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紫溪翁,囊悬古铜镜。
醉后向人谈,松枝作麈柄。

【注释】1.紫溪翁:典出《晋书·陶潜传》:“靖节解印绶待足下于庐山之阴。既而叹曰:‘聊乘化归去,岂能作人客邪!’”此处以“紫溪翁”代指陶渊明。2.囊悬古铜镜:典出《世说新语·简傲》:“王右军与谢公书,问:‘君家中远,何以都不问候?’答曰:‘近不接人事,远不相问。’右军以为讥己。后称远地不问候的人为 远人。3.向人谈:典出《晋书·陶渊明传》:“靖节尝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此亦靖节之志也。”4.松枝作麈柄: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暂出,辄携杖策,逐胜山水。坐脱巾正欲看人,会意忌,便驱率马杀之。时道人犹在屋上,逐人急,则皆奔走。每至石头,必坐高岩上,经过者遂止观之,叹其所坐即神栖也。”5.麈柄:典出《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作灵钧赋,以讽谏焉。其辞曰:……又作思玄赋,以宣寄焉。”

译文:

坐在紫溪旁的翁,手里提着一个古铜镜。

醉醺后对人说些话,手中的松树枝当手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诗。全诗描绘了陶渊明在紫溪边上坐着,手里拿着一个古铜镜,醉醺醺地对别人讲述自己隐居的生活和志趣。诗中的“紫溪”是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隐居生活的起点,“古铜镜”象征着他的过去和回忆。整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