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遥迷鸭绿烟,使臣回首别朝鲜。
陟釐空在舆图去,为补林峦共怆然。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及其翻译。
万茂先斋头得高丽纸一幅乃姜燕及学士使朝鲜归所贻予从陈士业饮过宿茂先因为作画并题其上时朝鲜已为东□所灭
万茂先斋头得高丽纸一幅乃姜燕及学士使朝鲜归所贻予从陈士业饮过宿茂先因为作画并题其上时朝鲜已为东□所灭
注释:1. 万茂先斋头(wàn mào xiān jī chǎng):万茂先家中书房。2. 高丽纸(gē lán zhǐ):一种产于朝鲜的纸张。3. 乃姜燕(ní jiāng yàn):即尹殷,是明代人,曾任翰林学士等职。4. 学士使:出使朝鲜。5. 宿茂先:即万茂先,此处可能是误写或笔误。6. 东□:指明朝,当时正值明朝对朝鲜的侵略。
接下来是诗句译文:
长白遥迷鸭绿烟,使臣回首别朝鲜。
长白山在远处朦胧地笼罩着烟雾,作为使者的我,在这里告别了朝鲜。
陟釐空在舆图去,为补林峦共怆然。
离开了熟悉的舆图,心中充满了对林峦的悲伤。
赏析:
首句“长白遥迷鸭绿烟”描绘了长白山在云雾之中的景象,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离别之地的情感。接着,“使臣回首别朝鲜”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身份和情感——他是作为出使朝鲜的使者而离开的。这里的“回首”不仅是回顾自己的旅程,更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一句“陟釐空在舆图去”,则是通过“陟釐”这一动作,暗示了作者离开熟悉环境的心情和对未知旅途的恐惧。同时,“为补林峦共怆然”也表达了作者因离别而产生的悲伤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长白山、朝鲜的描写和对自己离开的叙述,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接下来是第二句的译文和赏析:
长白遥迷鸭绿烟,使臣回首别朝鲜。
长白山在远处朦胧地笼罩着烟雾,作为使者的我,在这里告别了朝鲜。
注释:1. 长白遥迷鸭绿烟:描绘了长白山的景色以及雾气缭绕的景象。2. 使臣:指的是出使朝鲜的官员。
赏析:
第二句中的“长白遥迷鸭绿烟”使用了生动的意象来描绘长白山的壮观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复杂情感。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而“使臣回首别朝鲜”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此行的目的和背景,他作为出使朝鲜的使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不得不在此告别,这也体现了古代外交活动中的一种文化和情感交融。最后一句“为补林峦共怆然”则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的心情,他不仅对即将失去的自然美景感到惋惜,也对即将结束的这段历史和文化交流感到伤感,从而加深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长白山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离朝离别的情感体验。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历史的深切关注和情感投入,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