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河上沙,日饮河流水。
河黄不照面,心热酒发耳。
男儿渐有须,安能悦女子。
不如老边庭,梦我长晰美。

【注释】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组诗是写一位青年从军,在边塞生活多年,鬓发已白,仍然怀念故乡和亲人的诗。全诗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对家乡、亲情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戍边将士苦恋家乡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战士夜宿河滩,日饮河水的情景。后两句则抒发了壮士的思乡情绪:既然无法解甲还乡,不如老死于边塞,一死了之。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深沉真挚,反映了边关军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和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

“夜宿河上沙,日饮河流水”句,写戍边士兵夜晚露宿河边沙地,每天喝着河水充饥。

“河黄不照面,心热酒发耳”。黄河的水很黄,连它照见人的脸都不真实。而战士饮酒过后,心里热乎乎的,好像黄河里的水一样。这里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男儿渐有须,安能悦女子”。男子汉应该强壮,可是渐渐长出胡须来,怎么能取悦于女子呢?这里表达了壮年将士的无奈和哀叹。

“不如老边庭,梦我长安城”。如果终老于边关,还不如做个好梦,梦见自己的故乡长安城。这里既抒发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悲愤。

这首诗通过对戍边将士生活的刻画,深刻揭示了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诗中的“男儿”、“须”、“女子”、“长安城”,都是诗人用典。“安能”是《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名言:“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所以此诗可视为作者借古人之言,抒自己胸臆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