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似船,江南船似月。
载去当载还,吹落梧桐叶。
新月待新圆,燕尾剪残烟。
莫打鸳鸯瓦,怕断琵琶弦。
梦郎掷金丸,醒来握莲子。
心苦不自知,但得眠来喜。
藕丝抽寄郎,辫作紫骝缰。
倘及骑蝴蝶,鞭来过女墙。
行行绕回字,定是今朝至。
洗手上高楼,钗头簪茉莉。
开匣见郎书,富贵是归期。
扭碎茉莉花,换取金缕衣。
【赏析】
此诗以“江南曲”为题,描写一对情侣的离别之情。前四句写月夜送别时的情景,最后四句写相思之苦及对归期的期望。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情真意切,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与爱人相别时的无奈心情。
天上月如船,江南船似月。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句,通过“天上月如船”和“江南船似月”这两个形象鲜明的比喻,把月亮拟人化,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亮在天空中悠悠漂浮,如同一叶扁舟;而江南的水乡小舟,又似乎承载着明月,随波逐流。
载去当载还,吹落梧桐叶。
这句诗中的“载去当载还”,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情厚意,愿意把这份情感带到远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而“吹落梧桐叶”,则寓意着爱情的美好,就像那飘落的梧桐叶一样,虽短暂却美丽动人。
新月待新圆,燕尾剪残烟。
这句诗中的“新月待新圆”,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像新月一样圆满无缺,永不改变。而“燕尾剪残烟”,则寓意着爱情的脆弱,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一般,转瞬即逝。
莫打鸳鸯瓦,怕断琵琶弦。
这句诗中的“莫打鸳鸯瓦”,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害怕打扰到她的安宁生活。而“怕断琵琶弦”,则寓意着爱情的脆弱,如同被风吹散的琵琶弦一般,无法再续往日的欢声笑语。
梦郎掷金丸,醒来握莲子。
这句诗中的“梦郎掷金丸”,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与爱人嬉戏的场景,仿佛手中捧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金丸,让人陶醉其中。而“醒来握莲子”,则隐喻了现实中的无奈和辛酸,醒来后只能紧握手中的莲子,品味那份苦涩与甜蜜交织的心境。
心苦不自知,但得眠来喜。
这句诗中的“心苦不自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但却浑然不觉。而“但得眠来喜”,则意味着只要能够睡个好觉,就能暂时摆脱这份痛苦和煎熬。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爱情中的矛盾和挣扎。
藕丝抽寄郎,辫作紫骝缰。
这句诗中的“藕丝抽寄郎”,将主人公的情感比作一根纤细的藕丝,想要传递给远方的爱人,却又担心被风吹散。而“辫作紫骝缰”,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将“辫”字拆分成“鞭”和“马”,暗指主人公希望能够骑上紫骝(一种骏马)驰骋疆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
倘及骑蝴蝶,鞭来过女墙。
这句诗中的“倘及骑蝴蝶”,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希望能够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而“鞭来过女墙”,则暗示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和困难,使得这个美好的愿景难以实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也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和冲突。
行行绕回字,定是今朝至。
这句诗中的“行行绕回字”,运用了回文的修辞手法,将诗句倒过来读也能成句,寓意着爱情的道路曲折蜿蜒、充满坎坷。而“定是今朝至”,则表示这段感情已经到达了终点,即将结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无奈和感慨,也揭示了爱情发展中的矛盾和挑战。
洗手上高楼,钗头簪茉莉。
这句诗中的“洗手上高楼”,描绘了主人公站在高楼之上,手捧茉莉花的场景。这里的“洗手上高楼”既是一个动作的描绘,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变化,从最初的欣喜到现在的失落。而“钗头簪茉莉”,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即使身处高楼之上,也不忘为自己心爱的人簪上一枝茉莉花。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也展示了其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开匣见郎书,富贵是归期。
这句诗中的“开匣见郎书”,描绘了主人公打开书信的场景,信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富贵是归期”既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安慰,表示虽然现在面临着困境,但未来还有可能迎来转机和幸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也揭示了其内心的坚定与勇敢。
扭碎茉莉花,换取金缕衣。
这句诗中的“扭碎茉莉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的决心和行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茉莉花”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而“金缕衣”则代表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通过“扭碎茉莉花”这一行为,主人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决心和勇气。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坚持,也展示了其为了爱情不惜牺牲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