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寻山,莫寻水。烟翠不入怀,不如访袁子。袁子之笔能作声,苍松碧浪迎凤鸣。
石眠尺幅纷雷斧,波翻寸楮潜龙精。拳石寸波亦何物,知子从胸谱沉郁。
月临憨翠欲怀仙,树死寒山能悟佛。磊如叠巘孤,暑借凉飔拂。
泉根吐霞高,云头沉雨屈。云泉隐跃入人思,水墨无端合更离。
我曾匹马冲寒见我忆,孤舟自泛齐青一片望难了,河来九曲黄河奇。
大江涛起如浮岳,西湖花落如凝脂。染我烟霞时满袖,归来更觅罗浮秀。
顾浼泼墨洗为新,顾借簇毫盟作旧。无声诗,有声购。
但令景称景,何妨我如丘。从兹饱翠复醅烟,游子胸中夜还昼。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中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意境高远的绘画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赏析:

  1. 晓寻山,莫寻水。烟翠不入怀,不如访袁子。袁子之笔能作声,苍松碧浪迎凤鸣。
    【注释】清晨寻找山峦,不要寻找流水。烟雾笼罩下的景色无法进入胸怀,不如去寻找袁子(袁安)。袁安的画笔能够发出声音,就像苍松翠绿的波浪迎接着凤凰的飞翔。
    【赏析】首句“晓寻山,莫寻水”,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第二句“烟翠不入怀,不如访袁子”,则是进一步强调了山水之美的独特魅力,以及与袁子这位画家的交流的重要性。

  2. 石眠尺幅纷雷斧,波翻寸楮潜龙精。拳石寸波亦何物,知子从胸谱沉郁。
    【注释】石头卧倒如在睡眠一般,尺幅之间仿佛雷声四起。水面上翻腾的波纹如寸纸般细腻,却隐藏着龙的灵气。拳头大小的石头和细微的波纹都是什么?知道你的胸中有深厚的情感。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画中的细节之美,展现了画家笔下山水的灵动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画家才华的钦佩以及对山水之美的深深陶醉。

  3. 月临憨翠欲怀仙,树死寒山能悟佛。磊如叠巘孤,暑借凉飔拂。
    【注释】月亮照耀下青翠欲滴,让人联想到仙人的居所;树木枯萎于寒冷的山峰,却能领悟到佛家的真谛。山峰重叠如一块巨大的石头,炎热时凉爽的微风拂过。
    【赏析】这三句诗进一步丰富了山水画的意境,通过对月光、仙人居所、寒山悟佛等元素的描绘,使画面更具诗意和深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 泉根吐霞高,云头沉雨屈。云泉隐跃入人思,水墨无端合更离。
    【注释】泉水的源头吐出彩虹般的霞光,高悬的云头被雨点压弯。云中的泉水隐约跃动,使人陷入深思。水墨画没有端庄地结合,反而显得更加离合不定。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水墨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5. 我曾匹马冲寒见我忆,孤舟自泛齐青一片望难了,河来九曲黄河奇。
    【注释】我曾经骑着马冲进寒冷的冬天去看望我,独自乘坐小船泛舟观赏齐青一片难以形容的美,黄河九曲迂回曲折,十分奇特。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6. 大江涛起如浮岳,西湖花落如凝脂。染我烟霞时满袖,归来更觅罗浮秀。顾浼泼墨洗为新,顾借簇毫盟作旧。无声诗,有声购。但令景称景,何妨我如丘。从兹饱翠复醅烟,游子胸中夜还昼。
    【注释】长江的波澜翻滚如同浮动的泰山,西湖的花落如同凝固的油脂。染上我衣袖的烟霞让我感觉满身芳香,归来后还要寻找罗浮山上的美丽风光。顾浼泼墨洗为新,顾借簇毫盟作旧。无声的诗歌,有声的购买。只要景色能够相称,又何必在乎我如同山丘一样的存在?从此以后饱览翠绿再品尝酒香,旅人在心中日夜兼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山水画中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