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中,留不住、一枝春色。何处觅、风台月榭,玉楼金阙。树底莺声和梦断,帘前燕翅迎风侧。恨红酣、绿醉也年年,今偏歇。
红蜡尽,青蛾灭;隋堤柳,无人识。看胭脂泪落,玉壶凝血。青冢不生边地草,绿珠拚碎高楼月。愿千秋、留取驿中词,应无缺。
长信宫中,留不住、一枝春色。何处觅、风台月榭,玉楼金阙。树底莺声和梦断,帘前燕翅迎风侧。恨红酣、绿醉也年年,今偏歇。
【注释】①“长信”:汉宫名,在长安东面。②“隋堤柳”,即“隋堤柳枝”。③“边地草”,指杨广之妃萧后(小字紫兰)被赐死于扬州的“马嵬坡”,其墓上种满青草。④“绿珠”,指王昭君,《汉书·外戚传》记载,王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曾赠以明珠、翡翠等珠宝,王昭君将珠宝抛入江中,并说:“愿深潜鱼鳖之怀,不愿为明主所察。”⑤“驿中词”,指李益《从军北征》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⑥“应无缺”:指李益的这首诗,不会像李益的《从军北征》那样有残缺。
译文:
长信宫中,留不住、春天的一枝美景。哪里寻找那风台月榭,玉楼金阙?树上莺儿啼叫,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帘前的燕子展翅欲飞,似乎在迎接着春风的到来。我多想能像红蜡尽、青蛾灭一样,让美好的时光永驻人间;然而却只能在隋堤畔独自垂泪,看着胭脂泪滴落,玉壶中的血水凝固。青冢无人识,只有边地的草儿依然茁壮生长;绿珠已化为灰烬,只留下高楼明月的碎影。但愿这千年的岁月,能够留住我的这首驿中词,让它永不残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通过对李唐王朝历史兴亡的追忆,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上片开头三句写景,点出“次王昭仪驿壁韵”这个题目。“长信”,指唐中宗的宫殿。“长信宫里”,就是唐宫中。“留不住”三句,是说唐宫中的景色,再美也留不住。因为春天一过就到了冬天,冬天一过,春天又来。春天的美虽然暂时留在了宫中,但终归要逝去的。所以这三句实际上是说,不管春光多么灿烂明媚,也终归是要过去的。下片开头二句写宫女的心情。“红蜡”两句用典。“红蜡”,指蜡烛,这里泛指灯烛。“青蛾”,代指宫女,“青蛾灭”是形容她们的美貌如花容月貌般地消逝。“恨红酣”,是说红颜美女都因青春易逝而感到遗憾。“年年”,是说这种遗憾是年复一年的。“今偏歇”,是说如今这种遗憾已经停止了。下片开头五句,是借题发挥。“红蜡”四句,写宫女们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隋堤柳”,指隋炀帝的御河——隋堤柳。这两句是说,当初隋炀帝在隋堤柳旁建起一座离宫,把隋炀帝和陈后主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隋炀帝比陈后主还要差一些。后来杨广被杀,他的妃子萧皇后也被赐死在马嵬驿。“不生”三句,是说隋堤畔的柳树,由于没有人去观赏它,所以也不会长得茂盛。“青冢”,指陈后主宠幸的张丽华之墓。“绿珠”两句,意思是陈后主为了得到张丽华,不惜用珠宝去换取她的性命;如今绿珠的尸骨已被抛弃在高楼之上,成了一片瓦砾。“愿千秋”一句,是说如果这些美好事物能永远存在下去的话,那么作者自己也就永远生活在唐朝了。最后两句是说,希望这千古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永远不要有所缺失。
全词通过描写宫女们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山川草木、宫廷生活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借古讽今,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