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千端,闲愁万觞,世情无数嵯峨。电光石火,变态阅来多。坐见新亭洒泪,空回首、麦秀兴歌。方悟得,金羁脱去,细草落平坡。
桃源何处是,忙呼渔艇,来往如梭。长消受,寒芦皓月银波。更喜苹香菱熟,驾舴艋、闲傍苍柯。何多事,羊裘五月,江上好披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满庭芳·次东坡韵》。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往事千端,闲愁万觞,世情无数嵯峨。电光石火,变态阅来多。坐见新亭洒泪,空回首、麦秀兴歌。方悟得,金羁脱去,细草落平坡。
(注释:过去的往事有千般曲折,闲愁像万千杯酒一样无尽。世间人情复杂,如同山峦嵯峨起伏。电光石火之间,世间的变迁无穷无尽。我看着新亭中有人流泪,却只能空自回首那些如梦的歌声。终于明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就像摆脱了细草上的泥泞,回到了平坦的坡地。)桃源何处是,忙呼渔艇,来往如梭。长消受,寒芦皓月银波。更喜苹香菱熟,驾舴艋、闲傍苍柯。何多事,羊裘五月,江上好披蓑。
(注释:寻找桃花源究竟在何处?急忙叫来渔船,往来穿梭如同飞梭一般快。经常消磨时光,欣赏着寒天的芦苇和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更喜欢的是秋天菱角成熟,驾着小船闲适地傍着青藤。何必这么多事呢?到了五月,穿上羊皮制成的短衣,在江上披上蓑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赏析:
这首词是辛稼轩晚年的作品,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通过对比“电光石火”与“世事无数嵯峨”,表达了对世界变幻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从世俗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全词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他用“桃源何处是”这样的设问,引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长消受”等词,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辛稼轩在结尾处用“何多事”这样的话语,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超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旷达、超脱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