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来判断即可。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意思是:圆形的池子知道不同的地方水流的脉络,方形的水池则记录着灵山的踪迹。“圆”、“方”是池的形状;“异脉”、“记灵踪”是说池的形状有异于普通池,且记载了灵山的踪迹。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游历名山大川,观察自然景观的细心和认真。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的意思是:洗涤月光的金环满盈,风中吹拂的石头像一面镜子融化。“濯”、“含”是水的动作;“金规”、“石镜”指的是池水。“满”、“融”写出了作者观景后的感受。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意思是:平静的湖水里仿佛起了波浪,弯曲的山涧水声清脆如淙淙流水。“隐作浪”是想象之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地观察;“曲涧”、“为淙”则写出了作者观景后的感受。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的意思是:一旦走进昆明,千秋万代都会在华丽的窗前照耀。“昆明”指昆明池;“绮栊”是指精美的窗帘。这两句表现出作者对昆明池的喜爱之情。
【答案】
游西山玉泉池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
译文:
圆的池塘知道不同地方的水脉,方形的水池则记录着灵山的踪迹。
洗涤月光的金环满盈,风中吹拂的石头像一面镜子融化。
平静的湖水里仿佛起了波浪,弯曲的山涧水声清脆如淙淙流水。
一旦走进昆明,千秋万代都会在华丽的窗前照耀。
赏析:
《游西山玉泉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游览西山时的即兴之作,写于会昌五年(845)初夏。这首诗通过对玉泉池的描绘,展现了西山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内涵。全诗四联八句,首二联点题,颔联写池形与池景,颈联写池景中的物象,尾联写池景所引发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