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花树下,复有草玄亭。
山色墙头出,宫云雨后青。
听莺移远杖,相鹤检仙经。
谁测风尘里,沈冥有客星。
【注释】姚:指唐代诗人姚崇,字元之。上舍:官名。
伯子草玄亭:在长安(今西安)西南,唐姚崇为相时所建,因称“姚氏草玄亭”。
怜君花树下,复有草玄亭。山色墙头出,宫云雨后青。闻莺移远杖,相鹤检仙经。谁测风尘里,沈冥有客星。
怜:怜悯、同情。惜。
复:又、再。
草玄亭:在长安西南。
山色:指山的景色。
墙头:墙边。
宫云:宫中云雾。
雨后:雨停之后。
莺:黄莺。
移远杖:指拄着拐杖散步。
相鹤检仙经:指手捧《道德经》等经典著作。相,通“香”,手把。鹤,指道士。
客星:指天上的星宿,这里借指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友人在京城中的隐居生活。前四句写草玄亭的幽美环境;后四句写友人生性恬淡,喜欢在自然中寻静,且常以《道德经》为伴。全诗流露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向往归隐的心情。
首联“怜君花树下,复有草玄亭”两句,点出了友人居住的地方。“怜君”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之情,也写出了自己对他的敬重之意。“花下”和“草玄亭”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既展示了朋友居处的清幽,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
颔联“山色墙头出,宫云雨后青”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居处的环境。“山色”和“墙头”两个意象,既突出了友人居处在山水之间的独特位置,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雨后青”,则写出了友人居处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之中。
颈联“听莺移远杖,相鹤检仙经”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听莺”和“移远杖”两个动作,既表现出了友人生活的悠闲自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检仙经”则暗示了他在闲暇之余,喜欢手捧经典著作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生活的状态,也表现了他追求高洁品质的精神追求。
尾联“谁测风尘里,沈冥有客星”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精神境界的评价。“谁测”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其精神状态的赞赏,也暗示了他无法理解友人的高洁品质。而“沈冥有客星”一句,则直接指出了友人在世俗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如同一颗明亮的星辰一样,照亮了周围黑暗的世界。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他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