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山河尽,孤吟水竹偏。
高云搀树密,野日避花鲜。
径石欹相带,岩房曲对悬。
贪奇收客泪,留醉夕阳边。
【注释】
暮春:指春天暮景。张考功:指中书省左丞张说的官名,时人以“考功”称其为“张考功”。助甫:指诗人自谦之词,说自己与友人同游。韦氏园:在长安城南,即曲江亭。梁舍人:指梁肃,当时任中书舍人。思伯:指中书舍人梁肃的表弟中书舍人萧昕的别号。
【译文】
远远眺望,山河尽收眼底;只有水竹间有我独吟之声。
高高的云朵遮蔽树梢,阳光从稀疏处穿过;野花因太阳光而更显鲜艳。
小径弯曲相随,山岩房屋对悬;我贪恋美景,流连忘返直到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和王维的酬唱之作。
诗一开头,便写自己远眺、独吟、欣赏美景的情景:“远眺山河尽,孤吟水竹偏。”这里,诗人用了一个“远眺”的动词,表明了诗人的心境。他既不是“登高壮观天地间”,也不是“大江茫茫去不还”地“挥剑决浮云”,而是“望长安于日下”地遥望远方。这种遥望的目的,是“独吟水竹”,也就是“独坐幽篁里”。诗人在这里,用一个“偏”字,表明了自己独吟水竹时的心境和感受:虽然山水尽收眼底,但自己却像“独钓寒江雪”中的“独钓”一样,感到孤单寂寞。
颔联两句写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寂寞的感受:“高云搀树密,野日避花鲜。”上句写高云,下句写野日。诗人在远望时,突然发现天空中那片白云,它高高地飘在空中,仿佛是在“搀扶”着树木。这不禁使诗人想起了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一览众山小。”“云生结海楼。”诗人由此联想到,如果自己能登上高山,俯瞰大地,该有多好!可是自己只能远望高山而已。于是,他想到了“海阔凭鱼跃”,希望能“跃过”眼前的这片“云层”,直上高空。然而,他又觉得眼前这片云层好像在“搀扶”着高大的树木,又好像把明亮的日光遮住了,使得下面的花草显得格外鲜艳。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而且写出了自己希望突破孤独寂寞的愿望。
颈联两句写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希望突破孤独寂寞的愿望以及自己的孤高傲世之情:“径石欹相带,岩房曲对悬。”这里写山石、小路,写山岩、房屋。由于视线的原因,山路弯弯,山岩错落,山石与小路互相交错,山岩与房屋互相映衬。诗人用“欹”、“对”等形容词,表现了山石和小路、山岩和房屋错落有致、相互衬托的特点。这一联,不仅写出了山的景色,而且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高傲世之情。
尾联两句写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希望突破孤独寂寞的愿望以及自己的留客惜别之情:“贪奇收客泪,留醉夕阳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贪图这里的美景,想在这里留住客人,让客人流连忘返,最后流下眼泪。因此,我要留下客人,让他们在夕阳西下的美景中尽情陶醉,流下眼泪。这一联,一方面写自己希望客人能流下眼泪,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留客惜别的情感。
是张说和王维在暮春时节游览韦氏园时所作。诗的意境很美,语言也很流畅,值得一读。